「嗶一下付款」中國普及率達 77%,台灣竟只有 32%!?3 大移動支付登台,你用哪種『Pay』..

卓越雜誌

卓越雜誌

  • 2017-07-13 16:14
  • 更新:2018-07-30 23:07

「嗶一下付款」中國普及率達 77%,台灣竟只有 32%!?3 大移動支付登台,你用哪種『Pay』..

(圖/shutterstock)

 

 

在 Apple Pay、Samsung Pay、

以及 Android Pay 陸續進場後,

臺灣行動支付話題逐日升高,

面對國外三 Pay 的壓力下,

本土行動支付業者應該如何生存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FinTech 政策未交接

不是蔡政府重點業務?

張善政:通過法案時強調過 3 點

有鑑於此,去年五月,

前行政院長張善政下台前

通過「行動支付」相關條款。

三 Pay 也從今年三月開始陸續登場。

張善政表示,去年通過相關法案時曾強調過,

第一,開放 Apple Pay 和有意願的業者入臺,

但交易清算一定要在境內。

第二,要求信用卡以外的本土支付方式也要上線,

例如:金融卡、悠遊卡。

第三,國外信用卡需盡快釋放技術規格,

讓本土業者可以建立相關技術能量。

 

金融卡、悠遊卡行動支付

仍不見蹤影

時至今日,Apple Pay 與 Samsung Pay、

Android Pay 開放時間雖相隔不遠,

但金融卡、悠遊卡的行動支付仍不見蹤影。

他說:「未同步開放信用卡與非信用卡

(金融卡、電子票證:

含悠遊卡、一卡通、icash、Happy cash),

才是對本土業者重傷的主因」。

同時他也透露,

在政院交接時,只報告蔡政府點名的內容,

FinTech 相關任何政策並未交接,

以至於行動支付跟他當時的構想與落實有差。

 

 

 

沒有法規問題

只有技術問題

臺灣只負責審核與把關

對此金管會銀行局也說明,

其中並沒有法規問題,只有技術問題。

三 Pay 能一氣呵成開放,

因為信用卡(Mastercard、Visa)

採用的本來就是國際規格及代碼化的技術,

才能全球通用,而臺灣只負責審核與把關;

但金融卡採用的是國內規格,必須引進相關技術,

因此要正式提供服務,

勢必需要一點時間統整規格再送件審核,

這就是信用卡與金融卡無法同步的原因。

再來電子票證的部分,

目前已有業者辦理手機電子票證業務,

但因規格限制,尚無法上架至國際行動支付錢包。

 

35 歲以下

才是行動支付使用主力

但這些人不見得有信用卡

當然,造就如今狀況

主要還是歸因於「使用」行動支付的年齡層。

在資策會近日發表的統計中顯示,

三十五歲以下才是行動支付使用主力,

但這些人不見得有信用卡,

因此加速非金融卡或電子票證使用行動支付,

才能打開更大市場。

 

 

 

曾銘宗:臺灣行動支付

六十六分勉強及格

最新電子支付比率僅 32%

前金管會主委、現任立委曾銘宗表示,

只給臺灣行動支付打上 66 分的成績,

希望未來可以更順利。

他在 2015 年 9 月就提出

「電子支付比率五年倍增計劃」(行動支付涵蓋於此)

希望在 2020 年我國行電子支付比率

能從 26% 提升至 52%,

時程過了一半,目前金管會最新數字

只來到 32%。

曾銘宗表示,臺灣業者還要加油!

 

政府應該主動站出來

整合 Pos 機等基礎建設

對於外軍入侵,本土業者是否有機會取勝,

曾銘宗認為不無可能,但基礎建設一定要做好,

而且要從寬從速,以 Pos 機(支付感應機台)來說,

Apple Pay 目前在全臺不過就支援 14 萬台機器,

但從消費者掏出手機或其他智慧載具的那一刻開始,

卡片、手機的規格串流,到店家

甚至是財政部資料入庫都是基礎建設的一環。

因此曾銘宗嚴肅建議,

政府應該主動站出來整合 Pos 機等基礎建設

 

 

行動支付加國旅卡 

用政策替業者找新路

張善政以過去擬定購買家電給補貼,

使用網購給予更高補貼的政策為例說明,

頒布這項政策後一定會被不用網購的族群抱怨,

但網購確實是需要被更多人接納的消費方式;

同樣的,若規定國旅卡必須使用行動支付,

或規定內閣官員每個月

需要有多少筆行動支付消費,

一定也會出現反對聲浪,

但這樣大家才會有感覺,並且瞭解新科技,

因此執政政府要能分辨,

在政策或是風氣帶領下,

哪些抱怨有承受的價值。

 

行動支付在國外已行之有年

台灣準備好了嗎?

 

歡迎按讚:

 

本文由 卓越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 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卓越雜誌

卓越雜誌

卓越雜誌創刊于1984年9月,至今已超過28年,長期以來,專業深入的報導,深受各界的肯定與好評,歷年來曾多次榮獲新聞局「金鼎奬」最佳刊物的肯定。"

卓越雜誌創刊于1984年9月,至今已超過28年,長期以來,專業深入的報導,深受各界的肯定與好評,歷年來曾多次榮獲新聞局「金鼎奬」最佳刊物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