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權息旺季!怎麼做才能 領股利、賺價差、搶退稅?搞懂 2 件事,讓你第一次參加就上手!

Money錢

Money錢

  • 2017-06-26 17:50
  • 更新:2022-05-31 15:19

除權息

 

【我們想讓你知道】

台股即將進入除權息旺季,只要投資人在除權息前買進該公司股票就能參加,而在決定是否要參與前我們必須先搞懂 2 件事,才能讓你賺價差同時也賺進股息,並且大幅提高可以節稅的機率!

 

文 / Money錢

 

台股大盤在萬點之上多空拉鋸之際,正好步入除權息旺季,到底參與哪些個股的除權息,比較有機會嚐到甜頭,不會「賺股息,賠價差」?本期將分享除權息最重要的 2 件事,讓投資人不僅能大賺股息、價差,還可提高退稅機率。

 

參與今年除權息 先搞懂 2 件事

台股 6 月起進入除權息旺季,對上市櫃公司投資人而言,參與個股除權息之前有兩件事情一定要先搞懂,第 1 件事是要算清楚稅賦,判斷自己能獲得多少退稅或節稅的好處,第 2 件事則是要評估股票除權息之後的填權息機率。

第 1 件事 個人綜合所得稅率 低於 20% 的投資人可節稅

兩稅合一制實施後,投資人參與上市櫃公司除權息獲配發的股利(現金股息、股票)必須與個人其他綜合所得合併計算應繳稅額。由於企業股利已預先扣除營利事業所得稅,此預扣稅金若高於股東依個人綜合所得稅率計算出來的應繳稅額,即可享有退稅,否則要補稅。

  • 股東可扣抵稅額比率:「企業營所稅」除以「企業稅後淨利」

假設一家公司稅前淨利 100 元,未享有任何投資獎勵等稅賦減免,營所稅率 17%,繳完營所稅 17 元後,就有 83 元稅後盈餘,假設全部稅後盈餘都以現金股利配發給全體股東,股東可扣抵稅額比率為:「企業營所稅」除以「企業稅後淨利」,即 17 元除以 83 元,換算百分比為 20.48%。

  • 個人綜所稅率 20% 以上補稅的機率較高

即便企業營業所得稅率相同,但由於產業、營運項目不同,投資獎勵等稅賦減免條件不同,加上歷年未分配給股東的保留盈餘比重也不同,各公司實際的股東可扣抵稅額比率也有差異。 國內企業的股東可扣抵稅額比率大都低於 40%,加上近年實施減半扣抵,因此個人綜所稅率在 20% 以上的投資人,很難藉由參與除權息來節稅,補稅的機率較高。

  • 避免年度股利收入>個人綜所稅率

台股分析師、誠鈺會計師事務所主持會計師羅澤鈺指出,股東可扣抵稅額比率高於個人綜合所得稅率的幅度越大,股東參與除權息的節稅效果越大,但要注意避免出現「年度股利收入多到讓個人綜所稅率級距往上跳」的狀況。因此,參與除權息預定配發的股利總額加上其他境內所得,宜控制在有利於個人節稅的較低所得稅率級距內。

  • 來台掛牌的海外公司 額外節稅優勢

值得留意的是,投資人參與來台掛牌的海外公司(股票簡稱以 KY 結尾、TDR)除權息,享有額外節稅優勢。這些海外公司雖在台灣上市櫃,但因註冊於海外,其配發的股利屬海外所得,不必納入股東個人年度綜合所得在國內申報繳稅,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也得以豁免。

第 2 件事 檢視高殖利率背後原因以免賺股息賠價差

台股的高股息殖利率股,對於長線投資人具有吸引力,但以個股來說,絕非「股息殖利率越高,越值得參與除權息」。如果一檔個股是因為除權息之前股價大跌而使得股息殖利率大幅拉高,就要特別小心。投資人務必要檢視股息殖利率會高的背後原因,不能盲目「撿便宜」,否則可能「賺股息,賠價差」,得不償失。

 

掌握除權息行情 4 條件

為幫助讀者掌握今年的除權息行情,本刊運用 CMoney 台股資料庫與理財寶「籌碼 K 線」軟體,用 4 個條件:

  1. Œ 過去 5 年平均 ROE 大於 10%
  2. 過去 5 年平均股息殖利率至少 5%
  3. Ž2016 年股息殖利率優於 5 年平均
  4. 2017 年預估 EPS 持平或成長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YuTing;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