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今天在「得到」上看到一篇討論求職方法,
原標題名為「如何運用產品思維來求職?」
這文章使我了解怎麼運用產品思維來求職,
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一起思考討論!
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容易...
每個人都想找到心儀的工作,
但往往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
那麼,怎麼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能力
來系統高效的找到合適的工作呢?
最近,微信公眾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發表了一篇文章,
教大家如何運用產品思維來推銷自己。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贊助商連結)
找工作和「產品」有什麼關係?
作者認為,招聘既然存在市場和需求,
就存在共性的客戶需求,
所以找工作本質上就是把自己包裝成
一款產品推送給目標客戶,
輸出的簡歷就相當於原型或者樣品,
用來爭取客戶的認可和試用。
那怎麼通過產品思維來找到心儀的工作呢?
作者總結了客戶研究、產品設計、
客戶核對總和客戶培養 4 個步驟:
1. 客戶研究
你需要仔細觀察客戶需求,一般來說,客戶要招聘,
最常見的有 2 種情況,缺人填坑或者新產品、新業務拓展。
缺人出現在業務平穩發展時期
主要是對離職人員進行補充。
相當於產品的傳統業務市場,客戶需求明確,
市場成熟,但競爭激烈。優點是風險可控,四平八穩,
缺點就是職位和薪酬一般都不會太高。
這種情況下,客戶比較看中同類型產品或專案的經驗,
能夠隨插即用,因此,
如果你有成功案例加成或者大公司出身就能被優先考慮。
而新業務拓展類似於
產品中新市場領域的開拓
風險和機遇並存。優點是職位和薪酬一般都會不錯,
缺點就是風險較高。那這個時候的客戶需求就不再是守成者,
而要作為開拓者去建設和拓展。
所以除了同類型經驗、大公司出身這些考慮因素外,
成功案例的級別和影響力,
管道合作拓展能力都將是客戶考慮的內容。
而需求的核心也從隨插即用變成了能不能從 0 到 1 支撐起整體業務。
2. 產品設計
具體來說,要考慮產品願景、產品規劃、
交互設計、使用者介面和產品原型 5 個方面。
產品願景
把自己打造成一款產品,就要先想好自己這款產品的產品願景,
仔細考慮下自身想從事哪種類型的工作?
能為老闆帶來什麼?具體怎麼實現?
確定好產品願景後要進行產品規劃,
反映在求職上就是要整理整理工作經歷,
找出亮點來強化自己的核心價值。
比如總結下成功專案經驗,自己在其中承擔什麼職責等等。
產品規劃、交互設計
產品規劃完要進行交互設計,體現到求職中,
就是設計自身的交流溝通與展現方式,
在簡歷中需要突出或簡化哪些部分、
自我介紹時怎麼組織語言等等。
使用者介面
另外,在使用產品的時候我們都知道,
美觀的使用者操作介面能極大的優化使用者體驗。
那求職時也一定要注重自己這款產品的操作介面,
也就是你的儀錶和你的簡歷外觀帶給客戶的體驗。
產品原型
同時還要注意你的產品原型,
原型是產品上市前詳細設計的產品模型,
是產品的一次綜合展示,簡歷也一樣,
所以在簡歷上要突出客戶最核心的需求,
能解決客戶痛點的簡歷才是好簡歷。
3. 客戶檢驗
客戶檢驗就是把初步成型的產品在潛在客戶中進行檢驗,
投射到求職中,就是把設計好的簡歷選擇目標
潛在客戶進行小範圍的投遞,
小範圍投遞是為了更有針對性的測試之前的設計是否符合客戶需求,
同時減少複盤成本,複盤可以以星期為單位統計回饋率,面試率等等,
然後根據客戶和資料回饋來不斷調整自己的產品設計。
比如簡歷的投遞回復率應該達到 50% 以上,
沒達到就要找出問題隨時調整。
而面試則是檢驗產品原型的最好機會,向使用者充分展示產品,
同時詢問客戶的購買意向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4. 客戶培養
客戶培養是為了説明潛在客戶認識產品並購買產品的活動。
也就是到了真正進入市場推銷自己的部分,
這個階段仍然要注意從徵才公告
和該客戶以往的產品介紹中去分析他的需求,
根據需求來調整簡歷中的側重點,針對性去投遞。
並且在上述的測試階段,也應該瞭解了適合自己的行銷管道,
選擇適合自己的招聘管道。
這個階段可以以月為單位來觀測客戶回饋,
要是沒達到預期,就要從第一步開始重新檢查並逐步調整。
如果達到了預期,那就收拾收拾東西準備上班吧。
像打造產品一樣認真打造自己
就能為你的求職增加一點勝算喔~
上面跟大家分享的文章,
是《得到》摘自
微信公眾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的內容,
在 APP 裡還有音訊可以用(楊霽琳撰稿、鄭磊講述),
像我一樣利用上下班途中,戴上耳機多聽各方說法,
也是一種做功課的方式喔!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