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將迎來第 2 次升息,想賺一波就靠它!如果你買了 千萬別輕易賣掉...

百舜的美股&投資專欄

百舜的美股&投資專欄

  • 2017-06-01 14:41
  • 更新:2018-07-27 23:17

6 月將迎來第 2 次升息,想賺一波就靠它!如果你買了 千萬別輕易賣掉...

(圖/shutterstock)

 

 

升息循環年,債券會...?

今年,是升息循環年。

聯準會主席葉倫曾暗示,今年可能會升息 3 次。

於是就有朋友問了:

如果升息,我的債券型基金會怎麼樣?

會下跌嗎?我該賣掉嗎?

「升息 vs.債券」的說法眾說紛紜,

既然如此,我們直接來看歷史資料...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贊助商連結)

 

 

債券,分這幾種

看歷史資料之前,先來大概講講債券。

債券就是「借據」。

人跟人之間借錢叫「借據」,

公司、或國家借錢就叫「債券」,

只是這個「公司或國家的借據」還可以買來賣去,

只要你情我願,價格滿意就成交,

跟買水果差不多。

而公司欠錢的借據,就叫「公司債」;

國家欠錢的借據,就叫「國債」或「公債」。

然後大企業的借據跟小公司的借據還有分,

大企業的借據叫「投資等級公司債」,

小公司的借據叫「高收益債」。

大概就像下圖這樣:

 

 

名詞變來變去好像很厲害,但其實都是借據。

比較常見的說法是,當升息的時候,

因為錢存在銀行裡利息變多,所以這些借據就沒人要了。

然後因為沒人要,就變便宜了,所以「債券基金」會下跌。

真是這樣嗎?

 

高收益債:跟升息沒有絕對關係

下面這張圖,

是美國 1996 年底到現在的利率走勢圖。

2 個紅框框框起來的地方,是這之間的 2 次升息循環。

分別是 1999 年 1 月~2000 年 6 月,

和 2004 年 6 月~ 2006 年 7 月。

 

 

這段時間,高收益債表現如何呢?

1999 年 1 月~2000 年 6 月期間,高收益債的殖利率曲線長這樣:

(當時台灣還沒有高收益債基金,所以用殖利率線圖代替)

 

 

殖利率一路往上漲,

反過來說,就是「價格一路往下掉」。

可是 2004 年 6 月~2006 年 7 月呢?

 

 

同樣是升息循環,中間起伏雖然很大,

但最終殖利率卻沒怎麼動。

連台灣有名的「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

這段期間也獲利將近一成。

所以,「高收益債」價格跟「升息與否」沒有絕對的關係。

那「投資等級公司債」呢?這些大企業的借據,

在升息循環時表現如何?結果發現...

 

投資等級公司債:升息,債券就下跌

不管是BBB、還是AAA等級的公司債,

升息循環間,殖利率都一路上揚,

像是 1999 年 1 月~2000 年 6 月期間,

BBB 等級公司債的殖利率一路向上漲,

也就是價格下滑的意思。跟AAA等級公司債一樣:

 

 

而跟高收益債不同的是,在 2004~2006 年的升息循環中,

他們的表現也是如此。BBB 等級的公司債如下:

AAA 等級公司債的漲勢則更明顯:

 

 

「高收益債」的買家,喜歡高報酬

既然都叫「高收益」了,

強調的就是「高利率、也高風險(也就是高違約率)」。

會買高收益債的,都不保守。

而近十年的利率都極低,不管聯準會再怎麼升息,

國庫券 (也就是美國國債) 利率頂多 3%~4%,

這種報酬,高收益債的投資人還不看在眼裡。

所以,除非利率真的升到 5% 以上,

不然高收益債難被影響。

像是 1999 年的升息,雖然都是「升息循環」,

但當時的起點是從 4.68%,一路升到 6.53%,

比現在高不少。再加上,當時還有個更好賺的東西,

叫做「科技類股」。這段升息循環期間,

納斯達克指數足足漲了 60%!

(指數都漲 60%,更不用說個股了)

可以想見,

當時可能有不少買高收益債的資金改買科技股,

高收益債的價格就好不起來了。

 

「投資等級公司債」的買家,更保守

既然會買「投資等級公司債」,他們就喜歡更保守的選擇。

當升息循環一起,國庫券利率會逼近這些大企業債的利率,

此時,就會有些「投資等級公司債」的資金,

跑去買更安穩的國庫券,價格就因此掉下來了。

所以,當升息一起,評等越高、越穩健的公司債,

越容易被影響。

那麼,現在該怎麼辦?

 

 

升息,還得看幅度與速度

我們回頭來看升息那張圖:

前 2 次的升息循環,Fed 都狠得多。

一次在一年半升了近 2%,

一次在 2 年又 3 個月間,足足升了 4.25%,

完全沒在客氣。反觀這次,從 2015 年底開始,

摸了一年半還升不到 1%,真的是小心翼翼。

如果 Fed 維持這個謹小慎微的步調,

最後又不會升太高,

那想必「投資等級公司債」就不會掉得多嚴重。

 

 

科技泡沫化時,公司債漲得很開心

跟以往「股市跌=公司債跌」的概念相反,

在科技泡沫化時,高收益債可是一路向上漲。(殖利率一路下跌)

這跟金融海嘯時完全不同,金融海嘯時,他們可是大跌特跌啊。

 

 

這樣說來,

股市、降息跟這些公司債們到底有什麼關係?

老實說,目前還無法下結論....。

只能說,「股市跌 ≠ 公司債跌」,

說不定下次的空頭,

就會重演科技泡沫化時「股債相反」的局面。

 

結論:

升息,越穩健的公司債越可能跌 ;

升息要升得多,才會影響到高收益債 ;

降息、股市大跌,都跟公司債沒有必然的關聯。

 

從歷史狀況來推測升息的影響

就知道如何從中獲利囉~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本文由百舜的每股&投資專欄授權轉載,

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百舜的美股&投資專欄

百舜的美股&投資專欄

合格證券分析師(CSIA); 目前為台灣金融研訓院、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美股講師。 百舜會在這裡比較、分析各種投資策略的優劣,並且介紹一些美股。 部落格:http://seraph1008.blogspot.com/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eraphthought/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