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今天在「得到」上看到一篇介紹創業投資的文章,
原標題名為「王功權:共用單車模式很危險」
這文章使我了解創業投資還有它所面臨的風險,
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一起思考討論!
「創業投資」好不好?
創業投資指的是對新創產業給予的資金援助,
並取得該公司股份的融資方式。
最近有越來越多的新創產業,
其中「共用單車」是近來是一個頗受爭議的話題。
資本大量湧入這個領域,各家的共用單車都在搶佔市場。
最近,知名企業家及投資人王功權,
在接受財經天下記者採訪的時候,
分享了他對於風險投資以及共用單車的看法,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贊助商連結)
大量湧入的創業投資
是不正常的
創業投資,也稱為風險投資,
風險投資並不是一個社會主流資本,
而是有錢的機構為了分享高技術成長創新的成果,
拿出一部分資金去進行的一個風險配置,
是一個邊緣化的事情。
而現在,龐大的資本像風一樣,一下子湧到股市,
一下子湧到房產,一下子湧到創新投資領域,
整體來說這是不正常的。
因為真正適合的「創投」是非常少的
大部分創業公司其實並不適合風險投資進入,
因為風險投資給企業做了高價投資,
占的股份按照每年分紅是分不回來的,
它必須上市,但真正做到上市的企業並不多,
絕大部分創業公司不具備快速成長的能力。
一群人若冒著風險進入投資後,就會要求企業快速成長,
最後可能就會把企業的成長鏈條給拉斷了。
共用單車夯,產業發展一定向上?
王功權認為,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
共用單車的模式是非常有挑戰、風險特別大的。
投資人看到單車的使用量很大,
是用戶使用頻次很高的一個入口,然後就撲上去了,
一下子就投入幾千萬輛自行車、幾十億的資金。
王功權認為,之所以大家會對共用單車一擁而上,
一部分原因就是:當被問到
「共用單車這麼紅,你怎麼沒投資啊?」,
投資人會不知道怎麼回答。
新創產業面臨的挑戰不只有競爭者
王功權講,從理論上說,這種公共自行車,
在很多國家,包括國內一些城市,
是作為公共設施免費用的。
那這樣的話,會不會對它造成挑戰?
而且對資本來說,砸錢要砸到壟斷的一個程度,
最後把大量用戶集中在這個用戶端上,
再在裡面演化、生長,或者增加其他業務,
至於增加的業務項目,現有的團隊能不能做出來,
都還是個未知數。
看不到產業的獲利模式
投資人暴露在風險之中
現在投資人撲的是 A,但這個 A 是無法獲利的,
然後想在 A 上面衍生出 B 的服務,
但是 B 究竟長什麼樣子,
投資人自己可能也說不清楚。
王功權認為共用單車就是這樣。
所以它認為共用單車的產業模式是非常危險的:
首先是它競爭門檻不高,只靠著硬砸錢,
但資產的耗損量比較大;
其次是它地域性很強;
再來就是很容易被模仿,
而且管理其實會很複雜,你規模越大,越難管理。
所以它們的發展取決於你在多長時間之內,
能夠在用戶上實現壟斷。
但共用單車在壟斷之後能否再衍生其他服務,
就要看他們的造化了。
對於大家口中的「新商機」
在投資前一定要確實先了解產業概念喔~
上面跟大家分享的文章,
是《得到》摘自
微信號「財經天下傳媒」的內容,
在 APP 裡還有音訊可以用(王繼玲稿、於浩講述),
像我一樣利用上下班途中,戴上耳機多聽各方說法,
也是一種做功課的方式喔!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