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理財等於投資嗎?擺脫窮人思維,你不能不知道的3件事

邱正弘

邱正弘

  • 2017-05-23 09:23
  • 更新:2017-05-23 09:26

你以為理財等於投資嗎?擺脫窮人思維,你不能不知道的3件事

(圖/shutterstock)

 

有位觀眾朋友來信詢問

他們為了 10 年後要存錢買房

一家五口都買了儲蓄險

年繳保費高達 60 萬
已經快要繳不出來了...


又聽朋友說

保單解約虧很大
遲遲不敢有所動作...

 

靠保險投資...
竟然是慢性自殺?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多數人常犯的理財迷思

你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一、錢有四個名字

1.保命錢:

當遇到裁員、出車禍

暫時沒有收入時

如果有先預存一筆保命錢

約 3~6 月的家庭支出

 

就能避免風險發生時

造成巨大生命財產的損失

 

2.儲蓄錢:
3~5 年內的財務目標做儲蓄

例如:結婚基金、買車

 

避免為了明年要用錢

卻遇上金融海嘯

這時只能欲哭無淚

 

 

3.投資錢:
5 年以上財務目標

例如:子女教育金、退休金

 

長期投資賺取穩定的報酬率

避免被通膨吃掉實質購買力

 

投資錢加速累積資產
當儲蓄和保障都已足夠

才能無後顧之憂

 

4.投機錢:

輸了就認賠,贏了就賺到

例如:買期貨、權證或中樂透

在不影響投資錢的配置下

加速財務目標的達成!


二、設定明確的理財目標

理財目標應具備三個條件:

1.具體量化
如一開始提到的那位觀眾朋友

他有明確的理財目標
10年後買房

目標金額一千萬


2.可行性

買房需評估

頭期款、還款能力

許多人好不容易存到頭期款後

卻為了償還每個月的貸款

壓縮自己的生活

最後被迫把房子賣掉

 

3.時間性
目標要有時間的壓力

才有達成的動力!


「我 10 年後買房
「我要買房」
這兩者之間的差別

我想大家都能有所感受

 

 

三、選擇適合的投資工具

在釐清每一筆錢的用途

並確定財務目標後

還需要合適的方法

 

投資的前提是,認識並認清自己
為何這麼說?


因為人生有不同的階段


1.沒時間靠保險

要解決當下的問題
那就靠保險來規避風險


2.短時間靠儲蓄

未來3-5年內要結婚不希望動用
那就要打安全牌做儲蓄

 

3.長時間靠投資

幫自己存未來的退休金來對抗通膨
只有靠投資才能加速累積資產

 

釐清自己的需求與目標

才能真正解決財務問題!

 

對退休金冷感的代價會讓你少領453萬!

邱正弘老師,教你趁早投資,擺脫2、3萬的月光人生

 

★ 台北場 7/2 馬上報名

★ 台中場 6/10 馬上報名

 

 

場場爆滿,學員好評不斷! (現場照片)

 

邱正弘

邱正弘

他從負債1500萬到上億身家 他從被國立大學退學,到坐擁6家公司的財經博士 財務規畫,絕對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 教你從存錢→買房買保險→財富自由!

他從負債1500萬到上億身家 他從被國立大學退學,到坐擁6家公司的財經博士 財務規畫,絕對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 教你從存錢→買房買保險→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