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6未命名筆記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7-05-16 10:57
  • 更新:2018-07-17 09:53

2017-05-16未命名筆記

(圖/shutterstock)

 

這社會並不是靠努力和辛苦賺錢的。

拼努力,農夫們比我們努力;

比辛苦,富士康的員工也比我們辛苦,

但是他們都賺不到大錢。

另外我們也發現,

其實很多賺到大錢的人,

他們都不辛苦。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這個真理很容易被證明,

辛苦和努力都不會成為賺大錢的邏輯,

很多人說自己很辛苦,沒日沒夜地熬夜,

用這個來證明自己很值得被投資,

其實拉投資、賺大錢的邏輯,

事實上是比抓風口的能力。

在一個充分競爭的領域裡,

你只能和別人比辛苦。

人家工作五個小時,你就工作十個小時;

人家工作十個小時,你就工作二十個小時;

但人一天只有二十四個小時,

工作到死也賺不了多少錢。

 

而你一旦抓住了風口,

在一個競爭相對較少的領域,

看到了一個市場走開口化的趨勢,

完全不用很辛苦,

只需要做得比你的競爭對手

好那麼一點點就行了。

這樣的案例很多,

並不是某些人很厲害,

而是因為他有心也好,

無心也罷擠到了風口進去,

在大趨勢裡,成功概率更高,

很多優秀的人

在做沒有太大機會的事。

 

找到一塊沒有被挖掘的,

或者說沒有充分競爭的領域,

你除了眼光,

其實需要比一般人膽子還要大一點,

正如走夜路一般,

一個人走總歸是孤獨的,

你需要堅守的同時,還要勇於走出去,

在充分競爭的市場裡,

其實雖然賺不了大錢,

但是邏輯清晰,道路明確,

你只要往前走就行了,

這個時候就是比能力的時候。

 

我自己的投資的理解,

首先一定是看這個市場機會

是不是正在展開,

投資和創業其實是合二為一的,

都是需要通過

完成一個商業性機會來實現盈利的,

所以,開口型的機會

還是閉口型的機會,決定了概率。

 

我看到很多現在的優秀的年輕創業者,

在做一件沒有太大機會的事情,

比如前陣子碰到個年輕人,

他到現在還想做一款網路理財的東西,

我說你已經沒有機會了,

因為這個風口已經過去了。

 

13年的時候你講這個事情,

會發現有很多人來找你,

因為你處在風口上,剛好被需要了,

你不需要能力很強,就能賺錢了。

所以創業者應該盡可能

去貼近一個未來開口型機會

且最好站在風口之前一點的位置,

這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這個難度也很大,

你要很敏銳地捕捉到風往哪裡去,

還要勇敢加入進去,

因為創業,

無論偉大的事業,還是微小的事業,

時間成本、努力成本都是一致的,

我一直想說的是,

在你能力範圍之內,多幹大事,

反正都是創業,為什麼不做點大事情。

 

 

投資是關於謊言的遊戲

 

我自己做投資也一樣,做了這麼多年,一直在想的事情是未來的社會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當然這個問題不能想的太遠,一個事情,想的太遠,基本都是死的。

我07年就創業互聯網金融,結果熬煎了兩年,死了,為什麼呢?因為發現這個世界,事實上是傻逼主導的世界,當你需要去教育別人的時候,基本上註定了你是落寞不堪的,尤其互聯網的時代,浮躁成為主題的時候,沒有人會靜下心來聽你講一個真理。

其實,沒有互聯網的時候,這個邏輯也一樣,看得太遠的人,往往死的很慘,譬如中世紀的布魯諾,他一定要說太陽是宇宙中心,地球不是,結果被人用火燒死了。

這種案例特別多,我們不能比大多數人看的太透徹,否則就沒什麼好玩,我看到很多創業者都很聰明,能看到很多事物的本質,但是一定要記住,任何事情看到最後,其實都是死的,但是過程一定沒機會麼?談戀愛並不一定是為了結婚的。

投資因此往往就需要去想想在盡可能短的時間裡會被大眾接受的事情,哪怕註定是個騙局,你也必須加入其中,市場認同的東西,才是好東西,人也一樣,你再優秀,在牛逼,但是如果人家不理解你,不認同你,你回到最後就是傻逼,社會普遍性認定規則從未改變,雖然現在的社會會好點,

但是主流社會,一直未曾改變。 作為早期投資人,我一直時刻提醒自己,別太清高,承認自己是對的,必須要承認別人也是對的,一個人提出一種想法,一定有它背後的道理和邏輯,理解並反省之,但是未必要認同和接受。

 

早期投資人,其實更多來看,是要預判社會的遊戲會從哪裡開始,想像風會從那裡來,什麼時候來,然後加入其中,跟著風飛一段時間,然後交接給別人,落地,這個社會錢越來越多,這個邏輯越來越明顯。

索羅斯退休的時候,說了一段真理,真的是真理,金融的世界,很多時候就是一場金錢的謊言,最終都是錢玩錢而已,創造一個又一個的謊言,讓你跟著玩,你要意識到這個謊言,加入其中,然後再謊言被大眾普遍接受之後,退出。

會忽悠很重要

其實我見過很多成功的創業者,發現一個普遍的規律,都很會表達,表達這個詞,說好聽點是表達,難聽點就是會忽悠,當然結果是好的,就是表達,結果不好就是忽悠,也可以這麼解釋。

我想表達的觀點是,良好的表達,其實真的很重要,一個人到底是表現出來的是他,還是內在他的是他,也就是所謂外我和內我,那個才是自我?有段時間我困惑了很久,因為我們經常發現別人認知的你跟你自己設想的你,其實是有區別的,那個才是你?

最初我認為內我更重要,那是一個人自我真實意識的表現,但是到後來,我到是認為外我更重要,一個人你說你很內秀,你很有才華,你很能幹,但是你卻無法表達出來,只能自己跟自己較勁,你就會發現再好的你,也會被埋沒,這個煩躁的世界,沒有人靜下心來聽你表達你的才華,你也就可能註定被外界認知為一個碌碌無為的人,我相信這個世界埋沒了很多人,梵高在死後很多年被人給挖掘出來,但是我相信更多的梵高,壓根就被埋沒在何處而不得知。

一個人最終是要通過良好的表達,被投資人認識和欣賞的,如果你無法在很短的時間裡,讓人建立起你對的信任,對你想做的事情的認同,你會發現你在能幹,都無法獲得機會。

這個世界,最終還是靠資本說話的,資本每天在尋找能幹的人,給予他們資金,讓他們創造更多的財富。如何辨別能力?很多時候就只能通過表達建立最初的信任,然後通過一點點實踐來不斷增加信任。

而最後的最後,其實能力是結果論的,成功的就是有能力的,失敗的就是沒能力的,良好的表達是你一張入場券,跟別人公平競爭的入場券。

更何況,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很多時候成功都不是能力的結果,資本在裡面的重要性更重要,更多的錢,可以打掉很多能力強的人,所以拿到大錢的人未必一定是能力最強的人,但是可以通過錢屏蔽很多能力強的。

有錢可以任性試錯,沒錢就必須步步走對,這個絕對不是單純能力能解答的命題。

前兩天有個人找到我,他說想做一個校園分期的產品,希望我能投錢給他,我問他有什麼優勢,他說他做了18年的銀行,我和他說你這個邏輯不對,經驗值很大程度上可以用錢買的,我花錢買一個有25年工作經驗的就把你搞死了。

在資本面前,單純講能力意義不大,你靠能力無法去顛覆一個固有領域的先發者,你要強調你用不同的模式和玩法去顛覆他,而不是講能力。

不要過多的執念於專業性

 

過去的社會創業,在過去我們比能力,比專業,現在有點不太對了。因為以前我們的社會發展很緩慢,發現做了十年,這個社會都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在一個領域裡你只要不斷往前走就能逐漸變成一個不可被替代的人物的時候,你就牛逼來。

而當下的社會卻很難,因為變化太快了,你發現你很努力即將變成專家的時候,這個領域已經沒法玩了,整個換了個邏輯。兩年前開始研究O2O,到現在成了O2O專家,可是現在沒什麼人和你談O2O了。很有意思的是,你還沒有熬成某個領域的專家,就已經沒有人和你談這件事了。

互聯網時代,社會變化太快,不斷有思想在被拋棄,這個時代要成為專家,是和以前完全不一樣的事情。而且你會發現,身處某個行業中心的你,甚至一些業餘的人會比你做得好。

比如說媒體,我們說紙媒死了,平媒死了,因為以前承擔專業的人才,已經在互聯網時代被越來越多業餘的人所超越。人手一部手機,就可以做得比記者更專業。

以前錢是一個門檻,可以屏蔽部分不靠譜的人,你可以通過你的能力、專業性拿到錢,這時候你們的打法是有一定的邏輯和規則的。但現在誰都能拿到小錢後你發現,這個領域裡出現越來越多沒有邏輯,不遵循規則的人,你摸不准他們的玩法,而你往往打不過他們。

而你一開始無法打不過他們,就會失去拿到大錢的可能性,這個互聯網的世界,沒有大錢在後面,只會越來越艱難,前面說過這個話題,就不繼續說了。

所以,現在的世界很難保證一個能幹的人能走到最後,因為你很可能被一些不講規則的人莫名其妙地打得七零八落,玩過德州的高手,都不會輕易在淘汰賽開始的時候亂進場,因為哪怕你好牌在手,都會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垃圾牌給沖掉。意外太多的世界,能力往往被弱化。

 

 

 

 

 

 

 

 

 

(文章來源)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