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選出新總統 「文在寅」!中國禁韓令與 FTA 何去何從?親中、反美,台灣的下一步是...

卓越雜誌

卓越雜誌

  • 2017-05-11 17:55
  • 更新:2017-05-19 17:16

韓國選出新總統 「文在寅」!中國禁韓令與 FTA 何去何從?親中、反美,台灣的下一步是...

(圖/shutterstock)

 

 

台灣時間 5 月 10 日

韓國新總統,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文在寅

以 41.08% 的得票率拿下

文在寅親中反美的立場

受到外界集中關注

台灣和韓國產業結構相似

我們的將來又會怎樣發展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受全球不景氣影響,2014 年 11 月開始,

韓國進出口連 21 個月為負成長,

於 2016 年第四季才開始逐漸回溫。

然而,這初來的景氣春燕

是否會因非經濟因素而造成衰退?

依據世界銀行的統計,

韓國 2014 年國內生產總值按國際匯率

和相對購買力指標計算,

世界排名皆位居第 13 位。

由世界貿易組織(WTO) 

在 2016 年的估計顯示,

韓國更是世界第六大出口國(按離岸價值計算)。

但如今面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韓國經濟問題,

新政府該如何接手?

 

財團掌控全國經濟命脈 

何解?

朴槿惠閨密門事件

起因於韓國長久以來的政治文化,

二十世紀七○年代,

韓國政府開始實施重化工業產業政策。

為了利用規模經濟

儘早建立資本密集型中間產品部門,

韓國政府選擇扶植財團作為主力部隊。

這些攀上政府重化工產業政策的財團

在一九七○和一九八○年代都獲得大量的資源,

例如現代和大宇

就是在此產業政策下得到迅速擴張。

 

經濟越好,財閥越穩固

這些做法並沒有錯,並且有其歷史意義,

原因在於,韓戰後政府為了快速重建經濟,

大力扶植特定產業的發展,

當經濟越發好轉,

財團在韓國經濟發展布局就越發廣泛,

也因此,由財團掌控全國經濟命脈的陋習

始終無法解決,

以至於三星、LG 及現代等財團

財富約占全國 GDP 的八成。

 

 

台灣的作法是?

其實,臺灣也有類似的作法,

以較謹慎的方式來扶植私營財團,

亦對金融管制相當戒慎,

並以經濟穩定為目標。

在結構上用國營企業來負責推動重化工業計劃,

扶植私有集團時則是注重相對平均分配,

同時也給予中小企業發展的空間。

臺灣讓國營企業扮演多元角色,

幫助壓低大財團在國內經濟的比重。

而這樣平衡財團之間的利益與鼓勵中小企業模式,

是韓國政府所沒有做到的,

也埋下官商勾結的未爆彈。

 

面對翻臉比翻書快的大國

禁韓令與 FTA 何去何從? 

目前朝鮮半島局勢正處於一觸即發的敏感時刻,

面對北韓的持續挑釁,以及韓國內政動盪,

如此內憂外患下,國內經濟更是雪上加霜,

先前三星手機爆炸事件,

導致營業獲利損失約四百億新臺幣

股票市值約蒸發兩千億新臺幣,

造成全球質疑三星產品的可靠性。

 

FTA 的精神在於降低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障礙,

核心精神是藉由市場開放來為雙方創造更大利益,

然而 FTA 的內容包括關稅、法規及環境議題,

第一項可以白紙黑字寫清楚進程,

而後二項則可以運用政治手段而獲得操縱,

例如法規的修訂使國外投資門檻更高,

或提高環評水準以抵制設廠等。

 

 

年輕悍將不嫌多 

當前企業文化 能栽培多少?

最後,青年失業率是每個國家都會有的問題,

觀察韓國經濟主要指標中,

韓國高失業率枷鎖始終綑綁著 15 至 29 歲的青年人,

回顧二○一二年數據,

該年齡層失業率約在六%至八%區間,

二○一六年之後則在八%以上,

直至今年,二月份失業率已達一二.五%,

韓國青年就業市場正逐漸萎縮。

回看韓國企業生態,長期以大企業為主的國家,

不願意培養與採用沒有工作經驗的員工,

而小型企業就更沒資金獲取好人才,

雙重力量皆拉往失業方向,

失業率攀升將無法避免。

 

但如同前述所提,高失業率

將無法讓一般民眾獲得應有的生活條件,

再加上利率提升所帶來的利息負擔,

則消費必將驟減、企業資金週轉負擔加重,

 

如此惡性經濟循環下,

將對整體經濟形成重大衝擊。

 

歡迎按讚:

 加入Line好友,即時追蹤更多理財好文!

 

 

本文由 卓越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 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卓越雜誌

卓越雜誌

卓越雜誌創刊于1984年9月,至今已超過28年,長期以來,專業深入的報導,深受各界的肯定與好評,歷年來曾多次榮獲新聞局「金鼎奬」最佳刊物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