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醫療需求持續擴增 搶進布局未來商機
全球人口老化趨勢持續加劇、
慢性疾病人口增加及
新興市場對於醫療品質需求提升下,
全球對醫院、醫療器材和醫療照護設備的需求將大幅提升,
將帶動醫療、醫材及照護產業的不斷發展。
凱基醫院及長照產業基金經理人黃廷偉表示,
人的一生都脫離不了醫院,
生老病死都要到醫院,
但是最貴的花費並不是在藥費支出。
根據美國專業機構的統計,
藥費支出其實只佔整體醫療支出比重的10%左右,
大部分支出則花費在醫院之檢驗、治療、住院及手術、醫材等項目上,
顯見最大商機來源為醫院及醫材相關產業。
目前市面上推出的生技醫療基金,
主要聚焦於生技及製藥產業;
而凱基醫院及長照產業基金,
則聚焦於醫院、醫療器材、耗材及長照相關產業。
黃廷偉表示,
生技及製藥產業較易受到政策
或新藥研發成功與否影響,
股價波動相對高,
而醫院、醫材、醫療儀器等的需求穩定,
因此股價波動相對較低。
統計2012~2016年五年間的醫療相關指數表現,
股票上市醫院的平均標準差較低,
顯示其擁有較低的波動度,
其次為MSCI醫療服務及醫材設備類股指數。
過去五年(2012-2016)醫院、醫療服務及醫材設備類股投資效率相對高
資料來源:Bloomberg,2011/12~2016/12,
股票上市醫院平均股價表現係將全球主要掛牌期間滿5年之醫院公司扣除部分幾乎無成交量之個股後約62檔標的,
以美元計價後,採平均權重方式計算報酬。其餘指數採MSCI相關指數,美元計價。
雖然股價波動低,
但不代表表現相對較差,
過去五年股票上市醫院平均股價表現為125.64%、
MSCI醫療服務及醫材設備指數為99%、
表現相對於MSCI製藥生技指數漲幅63.07%高,
顯示醫院及醫療器材股價表現較具有續航力,
因此具備高夏普值特性的醫院及醫材類股,
值得投資人長期佈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投資機構凱基投信提供,不代表CMoney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資料僅作參考純屬研究性質,投資人應自行判斷投資標的與風險,並承擔投資損益結果,CMoney對資料內容不負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