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叫做:知道,但不說!

張忘形

張忘形

  • 2017-04-12 13:22
  • 更新:2018-07-17 09:18

有一種愛叫做:知道,但不說!

(圖/shutterstock)

 

作者:張忘形


不說是一種境界,而且很難。

跟一位正妹心靈諮詢師好友聊天之後,

我們有這樣的心得......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真正的「不說」,

不會讓你「難過」!

如果你覺得難過不說,

那叫做委屈。

而如果你感受到憤怒不說,

那叫做壓抑。

而如果你明明要說但不能說,

那叫做無奈。


那什麼又是不說?

你知道一個人這樣做會受傷,

你用盡了一切辦法幫他,

他卻聽不進去,反而還回頭罵你,

說你詛咒他,幹嘛唱衰他,

用盡一切的方式反抗你,

反而越陷越深。

 

 

越說越錯,

反而造成別人不想聽!

直到他跌倒了,受傷了,

他才會真正學到。

而原來有些人生體驗,

要自己走過一遭,才知道『原來如此』。

而如果我們急著告訴別人答案,

只會讓他們更往你不希望的方向去。

家人如此,你越叫你的孩子做什麼,

他越不這樣做。情人如此,

你越要他陪你,你發現他越忙。

朋友如此,你越叫他分手,

他越緊緊黏著那個爛人。

 

 

有時候不說,

反而能讓別人「成長」

何況,有些事情我們即便看到了也看不清楚。

即便真的看清楚了,

也不等於知道背後的脈絡。

而即便我們知道了,

又怎麼樣?你要改變他嗎?

對方改變了之後,我們能負責嗎?

其實不行。

了解到自己都不是對方生命的操作者,

更不是負責人後。

我的不說不存在情緒,

而是我知道不說,

會讓對方擁有自己生命的體悟。

 

 

如果真的愛對方

就別替對方「做主」!

我們能為對方更好的方式,

就是接受對方生命的更多可能,

而這是我們表現愛的方式。

所以當下開始,

我們的人生多了一個修練:

『知道,但不說』

 

本文由 張忘形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張忘形粉絲團

CMoney編輯 / 粒米

張忘形

張忘形

職業是講師,但比起教條更喜歡分享自己的人生。 因為知識會忘記,但人生的溫度會留下。 喜歡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聽別人的對話, 拆解後寫下另一個劇本。 當陌生美女上車時愛上她, 想像每一個浪漫橋段, 卻在離開視線後分手, 提醒自己珍惜每個偶遇。 努力的目標是把人性與邏輯達到平衡, 並讓觀點維持著溫度。

職業是講師,但比起教條更喜歡分享自己的人生。 因為知識會忘記,但人生的溫度會留下。 喜歡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聽別人的對話, 拆解後寫下另一個劇本。 當陌生美女上車時愛上她, 想像每一個浪漫橋段, 卻在離開視線後分手, 提醒自己珍惜每個偶遇。 努力的目標是把人性與邏輯達到平衡, 並讓觀點維持著溫度。

其他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