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證交所操作心法大公開
筆者多次在專欄裡,
跟讀者們分享在市場上不同的「成功人士」的操作心法
有股神巴菲特的,有恩師林新象的
也有一些「高手在民間」的案例
以上這些大師各有自己的一套
投資朋友可以自行擷取適合自己屬性的投資心法來運用
而今天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證交所」的操作心法。
大家一定都想問:
「什麼?證交所也有在玩股票唷~」、
「證交所會不會有資訊不對稱的優勢呀…」、
「證交所買什麼?我也要買…」
事實上,證交所從 2008 年起
以私募基金與直接投資方式投資台灣股市
總共投資了 16.6 億元
目前為止年化報酬率超過 8%
而其中台股 ETF 是證交所投資固定收益商品上的主要標的。
「四不一要」操作心法
還記得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
討論到巴菲特操作的 3 條金律
文中提到波克夏海瑟威在過去 52 年以來
年化投資報酬率是 19%
其中一項巴菲特最推崇的投資標的就是 S&P 500 ETF
沒想到我們證交所跟巴菲特「英雄所見略同」
一樣選擇了投資 ETF
看來我們真的要好好學習一下,如何投資 ETF 呀!
關於 ETF 的投資心法
證交所為了更進一步推廣 ETF 投資
不吝惜的跟大家分享他獨門的「四不一要」投資心法:
1. 不擇時:每月固定日期買進
2. 不定額:
9000 點之上逢高「減買」
7000 點以下逢低「加買」
3. 不停損:不設停損點
4. 不停買:與股市共存共榮
5. 要停利:獲利 10%~20% 就停利
大家看了證交所的投資心法,
是不是就準備下場了呢?
關於這點我倒是想要請各位「等一等」
因為我仔細看完又想了一想
發現一些問題
而且也沒辦法說服自己做到
尤其是第四點…
(呵呵~)
執行恐有困難
我們來一條一條來檢視吧!
首先,「不擇時」的心法
這一點在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廣告常常見到
這其實有一點強迫自己儲蓄的味道
但月有陰晴圓缺
也不是每一天都會花好月圓
不擇時未必會比擇時來得好。
第二條「不定額」
本來行情就會有高有低
投資本來就會有買有賣有觀望
但證交所的策略就是一直買、不停買(第四條心法)
只是買多買少的差異。
要達到這個策略,
一定是要有相當雄厚的資金呀!
我們在上段文章提到
證交所有「16.6億」元
一般人可能連 166 萬都沒有
想要做到不停買,跟股市共存共榮
這實在是有點違反人性呀!
再者,買進股票之後「不停損」
一直套下去也沒關係
相信總有一天會反彈
這樣往往會面臨滿手股票套牢的窘境
而且套牢的深度一定不小。
如果真是如此
想要達到操作心法第五條:賺10~20%就「要停利」
難度應該不小吧!
我基本上認為,
一般投資人的口袋沒有這麼深
想要做到「不停買」並不容易;
另外,從 2008 年開始到這個月為止
台股大概只有 11 個月(以加權指數月K線收盤價觀察)在 7000 之下
然後有 23 個月在 9000 點之上
換言之在過去九年共 108 個月裡
有超過 70% 的時間是在 7000-9000 這個區間
合理研判我們的成本也會在這個區間裡
假設我們的成本是在 8000 點上下(因為定額定期買進)
獲利了結的區間大概就是會落在 8800~9600 點
因此按照證交所的邏輯,這裡應該是高點了吧!
(呵呵~)
擇機入市更重要
因此對於證交所的心法,
我會建議一般投資人略做一些調整:「要擇機入市」
如果超過 70% 的時間指數在 7000~9000 區間橫盤
不妨我們在區間下半部時再進場(8000點以下進場)
若真的跌到 7000 之下再做加碼。
而當行情漲到 9000 以上分批減碼但不做加碼
或許這樣會比較適合你我唷!
提醒:本文僅為個人操作記錄與心得分享,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
若有提及案例僅為教學範例,請自行判斷謹慎評估風險。
延伸閱讀:
股神巴菲特就用這 1 招,打趴挑戰他的基金經理人!我當年怎麼沒有想到啦~(哭哭)
阿嬤的一句話,讓我不敢再追高股票!從這 3 個生活觀察,輕鬆研判行情有沒「過熱」...
這 5 個「散戶特質」你有嗎?做個小測驗,看看自己是不是個真正無可救藥的散戶...
台塑四寶配息超過 1500 億,平均殖利率超過 5%!從過去填息紀錄,原來這樣買才划算...
歡迎幫我的 FB 粉絲專頁按個『讚』,以後都會收到最新分享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