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Ryan
外拍女模命案 6日案情大逆轉,
原先遭羈押的死者閨密梁姓女子,
因出示不在場證明而獲釋,
但就算法院還她清白,
可是在這之前,
網友大肆謾罵,
讓梁女受到嚴重的傷害!
繼續看下去….
媒體常在案子 尚未查明前
讓你認為 兇手就是被告人
媒體經常為了收視率、點閱率,
總是在一件案子尚未水落石出時,
就將所有資訊拼湊在一起,
藉由一系列的報導,
讓你認為,兇手就是「他」。
除了這次的女模命案事件的梁姓女子,
還有過去媽媽嘴事件的呂炳宏等,
都曾受到媒體「未審先判」的影響,
以致個人身心受到嚴重的傷害。
從過去許多事件可發現,
媒體都會直接認定被告人有罪,
儘管有做到平衡報導,
將被告人家屬的發言報導出來,
但卻沒有注重比例原則,
導致閱聽眾朝著媒體的風向走,
直接認定被告人就是有罪。
受到媒體 大肆報導的影響
網友甚至到被告人臉書 留言謾罵
媒體大肆報導,
導致梁女的臉書在短短幾天,
就湧入 3萬多則留言,內容相當難聽,
像是「賤人、垃圾去死、蛇蠍女」等等,
留言幾乎一面倒地批評。
因為在社群興起的年代,大家容易人云亦云,
常會出現一些「自以為」正義的聲音,
不管被告人最終結果為何,
網友就會開始肉搜被告人 及其家屬的資料,
然後在網路上大肆宣傳,加以謾罵,
造成嚴重的網路霸凌!
等到法院 判定被告人無罪時
引發近 2萬人急刪謾罵留言
據《聯合報》報導,
律師黃仕翰指出,梁女有權對網友提告,
若真的提告,法官會因被告人數眾多
而稀釋每個人的賠償金,
推測 1個人會賠 500至 1000元不等。
所以在 6日案情大逆轉的消息一出,
導致網友不知所措,
馬上把過去不堪的留言刪掉,
甚至還有人不曉得到底留在哪裡,
引發史上最大的「難民潮」,
批評的留言到現在已經少掉 3分之 2。
媒體應做好 「守門人」的角色
閱聽眾應判斷 新聞的正確性
從過去到現在,只要是犯罪消息,
或者有關公眾人物的新聞,
都可看出,媒體經常亂帶風向,
沒做好「守門人」的角色,
常常在最終結果尚未出來前,
過度依賴檢調機關透露的線索,
沒有進一步了解消息的正確性,
長期下來,
只會讓民眾質疑媒體的可信度。
而身為閱聽眾的我們,
也應該「自律」,評估新聞的正確性,
不應該在檢調單位尚未查明前,就下定論,
甚至在網路上謾罵被告人,
不然不僅會造成被告人身心受創,
更可能讓自己吃上官司,
所以從現在起,
我們不僅要建立深度思考的習慣,
更要開始監督媒體,
不要再被媒體牽著鼻子走。
本文為CMoney官方編輯整理新聞撰寫
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