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川普上台、英國離家出走...未來還有什麼不可能? 2017 年,不再犯的投資 3 錯誤!

 

 

 

今天在「得到」上看到一篇蠻有趣的文章,

原標題名為「新報告丨資產投資教訓2016」 

讓我重新審視 2017年對未來的想法,

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大家判斷未來!

 

過去的 1 年,

投資者應當吸取哪些經驗教訓?

2016年12月,

世界頂尖的資產管理機構瑞士聯合銀行集團

發佈了《瑞銀機構觀點:2017年度展望》,

這份報告不僅對2016年的投資業態做了總結回顧,

還就2017年的資產管理,給出了方向性的建議,

新的 1 年要注意些什麼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 不要混淆基準情景與現實

瑞銀報告認為,過去一年來,

多項「基準情景」的預測都錯得離譜。

先是英國公投脫歐,

大家都認為,脫歐不可能,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繼而是川普在看似不可能的情況下,

不僅獲得共和黨提名,更在最後贏得美國總統大選。

那麼面對不確定環境,投資者應該採取什麼對策呢?

報告給出了一些建議。

瑞銀的投資專家們認為,市場最不擅長預測的,

通常是相對具體的事情,

比如選舉結果、利率的漲跌還有經濟的起伏等等。

所以,投資者應當避免按照無常的事件結果來安排投資,

應該專注於盈利和貨幣政策的總體趨勢,

並且把投資分散在多個資產類別和地區,

這樣才能儘量減輕具體事件帶來的風險。

 

 

2. 不要恐慌

2016年充滿意外,

但也給在不確定環境下保持鎮定的投資者帶來了豐厚回報。

2016年年初,因為擔憂中國外匯儲備不足,

MSCI全球指數,

在1月、2月下跌13%,但結果是到了3月底就恢復回來了。

6月份發生了英國脫歐,股市出現近年來最深跌幅,

然而市場在短短三周內便重返之前的高位。

近期來看,川普勝選之後,

市場一開始也出現拋售,但在幾個小時之後就有了反彈。

 

「不要恐慌」,更要「逢低買進」

「逢低買進」的道理看起來人人都懂,只是很難做到。

因為,令人沮喪的消息往往會讓市場下跌,引起拋售。

但瑞銀的研究表明,如果投資者在發生「不確定事件」時

賣出美國股票而持有現金,平均的虧損達1.8%。

而堅定持有股票的投資者則能盈利12%,

這裡指的是不含股息的情況。

所以,市場下跌要保持鎮定,不要恐慌、著急脫手。

 

 

3. 不要低估央行。

貨幣政策已經「到極限」,央行已經不會再「發錢」了,

這樣的言論屢屢出現。

但過去一年的經驗表明,在貨幣政策上,

央行仍然會有意外之舉。

比如歐洲央行購買公司債券、

英國央行恢復量化寬鬆政策等等,

從效果上來看,都是央行在「發錢」。

對此,報告提出的建議是,

投資者必須更具創意,關注自己不太熟悉的資產類別

比如對沖基金和私募市場,

探索構建投資組合的新方法

以便在未來實現更高的回報。

 

上面跟大家分享的文章,

是《得到》摘自

《瑞銀機構觀點:2017年度展望》的內容,

在 APP 裡還有音訊可以用(泰斯撰稿、鄭磊講述),

本系列接下來還有 2 篇,小編準時鎖定,

為您整理黃金重點!

 

最重要的是趨勢,遇到亂流時

投資朋友要穩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