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企業的股價不易被操控?
四月是美股的財報月
許多大廠都會發佈財報像「蘋果公司」
就在財報發佈後跳空下跌 8%
另一間大公司亞馬遜,卻在公佈後跳空大漲了 10%
有朋友就很好奇地問了:
「很多台股公司在發佈前都反應完了,
為什麼美股還真等發佈後才反應?
我知道美股監管更嚴、罰則更重,
但這樣就夠了嗎?」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殺頭生意有人做
賠錢生意沒人做
監管嚴就夠了嗎?
再嚴格的法律,都不可能杜絕股價操控
那為什麼這些大公司不容易被影響?
其實是這個原因....
因為這些公司都太大了
像前文舉例的蘋果和亞馬遜
還有另一間受注意的臉書
市值都在 3000 億美金以上
有 2.5 個台積電的規模
而亞馬遜發佈財報後大漲 10 %
市值增加了近 300 億美金.將近 1 兆台幣
公司越大,越不容易被操控
他們才不容易被操控股價
難以操縱資本額大的個股
我們用個比方來解釋
假如眼前有一小杯水,和一大鍋水
請問是加熱一小杯水容易
還是一大鍋水容易
當然是一小杯水啦
用打火機燒燒就行了
但用打火機來煮一大鍋水
你一定在跟我開玩笑
要加熱更多水,就得用更大的火才行
我們可以把股價想成水溫
把公司規模想成水量
把錢的多寡,想成火的大小
一張股票,是一小塊公司的所有權
所以股價要漲,就得整間公司一起漲
(就跟沒辦法只加熱杯中的幾滴水一樣)
而公司規模越大
上漲需要的錢就越多
權值股的穩定性
一間市值只有 100 萬的小公司
只要我出 200 萬買下它
它股價就瞬間翻一倍,漲幅 100 %
那市值 100 億的公司呢
200 萬可能只讓股價動一下而已
而既然股價難以被操控
股價就更能反應公司的營運情況
所以,用功和遵守紀律的散戶們
就更容易用這些大公司獲利
投資要獲利真的不難
難的是掌管百億、千億的大資金
或是達到 30 %、40 %的報酬率
如果要求沒這麼高
條件沒這麼嚴苛
那麼我們只要專注在這些國際級的大公司
就可以輕鬆的打敗定存
甚至有機會超越大盤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本文由 百舜的美股&投資專欄 授權 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