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到底要如何選到好基金呢?
辛苦大半輩子,換到一筆退休金
想要投資基金,安順度過下半輩子
但不知道要如何挑選好標的嗎
接下來教你內行人如何看基金的門道
一旦學會,輕鬆獲利
讓我們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債券型基金
1. 債券和股票最大的差異在於
法律上求償的順位
公司完成清算後
債權人有優先拿回剩餘資產的優先權
因此具有抗跌的投資價值
2. 投資策略
債券的收益來源包括利息收益、資本利得和匯兌收益
在某些時期
高收益債的價格波動較大,甚至可能大於股票
投資國外債券要注意匯率問題
尤其投資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分為「當地貨幣債券」和「國際貨幣債券」
當匯率波動大時,兩者的獲利恐有大差距
3. 債信評級與匯率趨勢
先看持有比重較大的幾個國家之債信等級
並依此來判斷基金的大致風險
布局在債信等級高的國家,通常風險低,但報酬也較差
由於匯兌收益是債券得收益來源之一
匯率趨勢也是必要考量因素
4. 債券明細重點
這邊的重點有持股比例、到期日和債信等級
(一) 持股比例
若前十大持股比例加起來就很高
尤其個別持股接近 10 %,就代表集中投資
此種基金的報酬高,但風險也高
投資人要自行衡量報酬和風險
(二) 到期日
持有到期日長的債券,市場中的變因較多
風險較高,但好處是流動性較高,容易交易
相對上,到期日短的債券,流動性較低
但好處是風險低
另外,持有債券的到期日長短代表
基金經理人對未來利率的走勢預期
若經理人認為未來利率會下降
會持有票息較高的債券較久的時間
因為未來債券價格有望上漲
反之,經理人認為將來利率會上升
他會購買離到期日較短的債券
方便到期後,再購入較高票面利率的債券
5. 配息
有些債券基金配息率是固定的
有些是依據當期收息狀況再決定配多少
這兩者如同配現金股息
配息同時,基金淨值會做折價
尤其固定配息率的基金
如果當期的收息不足以支付債息
還會拿一部份本金來支付給投資人
投資人不該迷信於配息率高低
而應注意基金的總報酬率
6. Morningstar投資風格箱
投資人應先釐清自己的預期報酬和能承受的風險
才進入投資市場
對於不熟悉市場的投資朋友
可搭配晨星基金網站的「Morningstar投資風格箱」
了解基金的投資內容和規模
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
「Morningstar投資風格箱」是 3*3 的九宮格
股票型基金的兩軸線分別是投資標的的規模和屬性
債券型基金的是以利率敏感度和信評高低來劃分
距離到期日愈短的債券,利率敏感度越低
易受市場波動風險影響的債券,利率敏感度通常也較低
平衡型基金:首重股債比例
平衡型基金的投資標的包括股票和債券
挑選的重要依據是股債配置原則
若要了解基金基本狀況,建議閱讀基金月報
除了比較基金的過往績效
必看項目有指標指數、投資策略
指數指標可看出債券和股票的比例,以及偏重的投資區域
了解基金未來的展望
投資策略中要注意報告的寫法
例如「將總資產淨值的 80 %投入企業和政府發行的證券」
這只代表基金不會有太多閒置金錢
因為股票和債券都算是「證券」
又如「羅素環球 35 多元經理人基金」
意味該基金的股票投資比重是 35 %
這些資訊能初步顯示基金的積極程度
但實際持有的標的才是獲利的關鍵
此時就必須查詢持股分布和明細
投信基金
投信基金提供的訊息和前兩種基金的差不多
差別在操作手法
1. 成立時間
國內投信隨時都能發行新基金
新基金的缺點是尚未經過市場多空的考驗
投資人需要更注意挑選的基金
2. 基金規模
如果目前的基金規模小於成立的基金規模
需要留意是否因為績效不佳而「縮水」
3. 基金經理人
經理人可以說是基金的領航人
績效的優劣部分取決於他
所以經理人的操盤績效和過往報告是
判斷基金前景的重要依據
另外,經理人的更換頻率和歷任表現也能看出
基金的獲利是否穩定
4. 投資區域和標的
通常投信基金會投資國內的金融商品
因為對國內市場較熟悉,有更多的獲利把握
一方面也是因應投資人贖回的需求
將一部分資金留在台灣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
投資標的通常比基金名稱更廣許多
原因是預留較大的操作空間
例如「元大寶來印度基金」不只投資印度
投資範圍更包括「台灣、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大陸」
因此投資人還是必須閱讀持股明細
投資需要做功課
才能嚐到豐碩的獲利成果。
想知道更多內容
這本書推薦給您
<<為什麼別人選的基金總是賺?:財金名師朱岳中教你看對指數、挑對基金>>
作者:朱岳中 出版社:經濟日報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 原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