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億筆訂單,物流司機送到手發軟!「雙十一」再創成長 88%...快遞員小劉:我已經工作 18 小時

7 億筆訂單,物流司機送到手發軟!「雙十一」再創成長 88%...快遞員小劉:我已經工作 18 小時

(圖/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 New MobileLife 流動日報)

 

破億訂單派送

物流業繃緊皮伺候

「雙十一」剛結束,就迎來了快遞高峰

據廈門市郵政局資料顯示

購物節後兩天,廈門市收件量達 180 多萬件

比去年同期增長 42%

「以前哪裡可以想像機器人分揀、無人機配送

但如今這些都成了現實」

宋春樹表示,電商的發展離不開物流業

物流行業的機械化和效率的提升

為電商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撐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廈門快遞

半日收件破 50 萬件

截至 11 月 11 日上午 10 點

廈門主要快遞企業收件量已達 531,873 件

同比增長 56%;投遞量達 621,163 千多件

同比增長 103.5%

10 月初,廈門市郵政管理局開始

全面部署旺季服務保障工作

通過「錯峰發貨、均衡推進」的方式

提醒寄遞企業提前與電商大客戶溝通

目前全網運行平穩順暢

 

包裹坐著高鐵來了

每年的雙十一不僅是電商之戰

也是各物流運輸企業爭奪之戰

今年,連「鐵老大」也開通雙十一高鐵快運

有趣的是,民眾若乘坐高鐵

也許會與大夥的雙十一包裹同車出行

這種運輸模式與市民熟知的鐵路貨運不同

它利用客運車輛運輸

把其中一節車廂作為「貨倉」

11 月 10 日至 11 月 20 日期間

這三趟列車每天都會空出一節固定車廂

用於運輸雙十一的包裹

雖然雙十一物流運輸才剛剛開始

但已被全部訂滿

 

(圖片來源 Jgospel)

 

運輸優勢

利用上座率低線路

也許有市民會擔心

雙十一包裹是否擠占了座位

在開通這些線路前,鐵路部門已經過評估

利用的都是低客流、上座率低的線路

「無法從經濟效益上來衡量

這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資源

同時也分擔了雙十一物流行業的壓力」

林志斌說,目前只是試水階段

未來有可能會將這種模式應用在更多的線路上

 

學會變相思考

用對方法 成本也能壓超低

 

本文由 兩岸商情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