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自己和解

 跟自己和解

(圖/shutterstock)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我們有時會不由分說地討厭一個人。

 

這人可能是電影或影集裡的角色,或是活生生在我們周遭的人。

 

討厭的原因有很多種:她太幼稚了、他太情緒化、她太愛撒嬌、他太講人情。

 

一些其實沒有礙著別人的、他們自己的個性或是做人處事的規則。而這討厭的程度有時強烈到連我們自己都控制不了,講起來總咬牙切齒、氣到青筋猛暴。

 

你有沒有想過,這些讓自己這樣反感的個性特質,之所以牽動我們特別猛烈、分外深刻。

 

也許,是因為我們嫉妒著可以明目張膽表現出來的他們。

 

在我們的性格某個部分裡可能也存有這樣的特質,只是我們無法坦率的表達、只是我們不能在人前自然而然地展現。

 

所以,你討厭的,其實是某部分不想讓人看見、自己也不能容忍的、不能坦然接受的自己。

 

我們常常自己都不太了解自己,特別是在年紀還輕的時候。

 

小王子當初急著離開自己的星球,離開帶給他太多壓力的、但對他來說卻是獨一無二的玫瑰時,並不明白,有一天,他會再也見不到星球、再也見不到玫瑰。並不明白,有一天自己會如何強烈思念曾經強烈想逃離的所有。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總是急著想成為誰或逃離些什麼。

 

所以,下意識尋找一個又一個的目標。透過飢渴模仿這些對象的打扮、口氣、行為、說話方式,甚至是看過的書、電影,希望自己也可以成為那樣閃閃發光的人。

 

但長到夠大了的我們才會真正明白,原來我們並不是想成為模仿的那個對象。

 

我們只是不想要再當一個太過平凡的自己,只是希望能夠跟現在的自己不一樣、只是希望自己也可以受人矚目。

 

想要讓別人看得起自己,就只是這樣而已。

 

在無法遏抑的比較心態驅使下,好的影響自然會鞭策我們不斷努力向上,期望終於有天也能如同假想對手般甚至更成功。但人有惰性、而且最會維護的不外乎就是自己本人,當打敗不了假想敵時,嫉妒、仇視之心難免如惡般向膽邊生。

 

有時,你會做出一些連自己都瞧不起的行為,企圖去阻擾或破壞別人的成功。

 

於是,在年輕的歲月裡,留下了一些連自己也無法回想、更想刻意遺忘的污點。

 

時間推著我們往前走,在越來越多的成功、失敗之間遊走,我們學著一次次地爬起又跌倒,最終才體會出這樣一件事:“別人有更棒的成就或榮耀,並不表示他們比你還重要。”

 

每個人都走在自己人生這條獨一無二的道路上,心中有各自不同的時程表與價值判斷,當然也各自有著來到人世走這一遭的生命意義和存在理由。

 

站在人生終點線時,成就與榮耀最終不是靠名氣或財富來定奪,而是自己的心能否平靜圓滿。

 

很多年少時錯過的曾經、抹不掉的污點,最後能夠圓滿了都是因為時間。

 

在做錯的當下、留下污點的那一刻,也許,時間起不了什麼作用。

 

但是,時間一拉長,當下放不下的都放下了,當下過不去的都過去了。

 

時間讓我們長大了,圓融了。

 

懂了很多事情之所以不完滿,是因為當初的自己就不完滿。

 

時間最大的魔力就在於,當初的痛徹心扉,成了現在的雲淡風輕。

 

懂了的那一天,我們就不痛了。

 

懂了的那一天,我們就完滿了。

 

懂了的那一天,我們終於能夠和年少時的自己擁抱、跟自己的青春和解。(文/艾莉)

 

(文章來源)

來源:微信/本文轉自:阿波羅新聞網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享下班】粉絲團

立志成為 上班族的好朋友!

陪你度過每一個 辛苦(難熬)的工作時光~

 

上班前的543,下班後的幸福學,

幫我們「按個讚」,

一起 品味好文章、讓自己變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