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五年級的他,拍了「數百則」影片 給離異的父母 ── 影像的力量

《換日線》

《換日線》

  • 2017-01-12 09:38
  • 更新:2018-07-17 09:18

國小五年級的他,拍了「數百則」影片 給離異的父母 ── 影像的力量

(圖/shutterstock)

 

 

作者:鄭凱駿/這些人,很有事   轉載自:換日線

 

這幾年陸陸續續有些機會,

可以在不同場合和課堂上,

和不同年紀與背景的學生,

分享一些關於影片製作相關的工作經驗。

 

一個老同學現在任教於台北市一所公立小學,

有天傳訊問我可不可以去演講,

對象是國小五年級的孩子。

雖然名為「演講」,

更精確地說應該比較像是在一個時段裡,

邀請不同職業的工作者,

來跟這些小朋友分享我們的所見所聞。

這構想我覺得挺有趣,立馬答應。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問了這群 五年級的孩子

平常喜歡 看什麼節目

首先,我先問問這群五年級的孩子

平常喜歡看什麼節目,

「老師,我們都沒有看電視欸!」、

「老師,我們都用手機看啊!」

這些反應我倒是不太訝異,

我接著問:「那你們有用手機拍過影片嗎?」

有一位看起來白白胖胖的男生回答:

「有啊,我超喜歡在手機上弄影片

打上字幕,很好玩欸!」

 

國小五年級的他,

拍了數百則影片

這場演講兩個多小時,不算長也不算短,

但對這位男生印象深刻,

因為他跟我說他手機裡有超過

好幾百則自己每天都會拍的小短片,

不管是拍同學、安親班、打球、

學校吃飯、老師或是家人等,

他都會自己上字幕日期和配點音樂。

 

後來,老師跟我說,

他因為父母離異,

所以常常靠著自己製作的

這些生活小短片,

分享給已經分開的父母兩人。

 

「老師,我可以留你的 email 嗎?

有些影片剪接的問題我想要問你......」

演講結束時,他跑過來跟我說。

 

 

過了幾天後,

我在 email 裡收到他的來信,

可以感覺到他對於父母分開這件事情是很在意的:

「老師,我想請問,怎麼樣可以把兩個人

分開拍的影片結合在同一個畫面......」

 

一個國小五年級的小男生,

心思卻是如此細膩。

我透過 email 和電話跟他分享一些

比較簡單的剪接方法後,

他對我說:「我真的很希望

爸爸媽媽不要吵架 一下就分開住,

這樣我影片都要 傳來傳去很麻煩,

他們住一起我也比較好拍影片啊!」

說真的,我跟這孩子不太熟,

但他的真摯,卻讓我有點鼻酸。

 

 

國際學校的女高中生,

用影片療癒過去創傷

另外一次讓我印象深刻的是,

在台北市天母地區的國際學校,

這次對象則是受美式教育長大的高中生們,

在這個資源豐沛、軟硬體設施皆完整的學校裡,

他們平常就已經有關於影像製作

和多媒體影音的相關訓練課程。

 

大多數同學家境非常好,

都有相關的攝影機和筆電剪接設備,

所以我的講課就比較「進階」一點,

甚至可以跟他們談談紀錄片的觀點和視野,

有時候也希望他們把自己的作品帶來課堂分享。

 

 

 

這位女學生的影片 全部是黑白的,

音樂都是 很沈重的弦樂

同學們分享的影片,多數都是關於球隊運動、

學校生活或是一些特殊台灣在地文化的紀錄短片,

可以感覺到這些同學平常是非常活潑且正向的。

 

但有個女生,她的影片全部是黑白的,

音樂不是鋼琴獨奏,就是很沈重的弦樂。

有一部影片,

是關於她與家人在搬到台北之前,

在香港受到美國白人爸爸

因為酗酒問題的家庭暴力。

當然從專業影片製作角度來看,

不管是攝影、寫稿、音樂等等技術性問題,

都還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但由於是個人親身經驗的真誠故事,

所以衝擊性還是蠻強的。

 

 

 

最後這兩位學生 也都有好結果

那一堂課裡,評分方式我分成兩大部分,

一部分是由我給分,另一個部分是同學之間互評,

這個女孩的家暴紀錄短片,

得到我和同學們加總後的最高分,

特別是在 Impact(影響力)

和 Authenticity(真摯性)這兩個項目,

全部接近滿分,我給她的評語是:

「Great work and I am sure this short

documentary film will heal you.」

 

幾個月、大半年過去了,

我聽說那位白白胖胖的五年級男生的父母復合了,

而那位國際學校的中學女生畢業後,

則是申請上英國有名的電影學院。

 

分享出去 ~

影像的力量,

有時候可能超越我們的想像。

 

 

熱門文章:

 

本文獲 換日線 權轉載刊登,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編輯/ Amy)

 

 

《換日線》

《換日線》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 超過 40 個城市的 90 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 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 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 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換日線 Crossing 臉書官方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fref=t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 超過 40 個城市的 90 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 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 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 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換日線 Crossing 臉書官方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fr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