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孩子們閱讀繪本與成人的眼光是不怎麼相同的,
成年人從封面到內容,作個瀏覽,讀讀文字,
大致就能對書的質量、故事的好壞、
要傳達的意義作個基本評判。
但是,孩子讀繪本卻不是這樣的,
他們首先看到的是畫面,
每一幅畫面,他們都不會隨便略過。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所以,好的繪本有三種故事,
第一個是孩子眼中的,
第二個是父母眼中的,
第三個是孩子和父母共同閱讀時形成的。
這三個故事是一本繪本裡面蘊藏的寶貝,
我們來看看這本《Rosie’s walk》
(《母雞蘿絲去散步》),找找這三個故事。
孩子眼中的故事:
《Rosie’s walk》文字很少,
一些3-4歲左右的孩子拿到這本書,
書的開頭就對農場有個大全景的描繪,
使小讀者在仔細看過這一頁後,
基本上對母雞要走的路上的景物
和小動物都有了具體的了解。
在接下來的每一頁中,
都截取全景中的一個片斷,
永遠是前面一隻懵懂淡定散步的母雞,
後面一隻心存賊念的狐狸。
母雞的姿態不變,悠閒地散著步,
旁邊有一些小觀眾青蛙、蝴蝶、山羊、小鳥、老鼠
都為母雞捏一把汗,
但狐狸一會兒被砸,一會兒被碰,
一會兒被淹,總是那麼倒霉,
而母雞卻對這一切渾然不知,
一路毫毛無損地按時回家吃晚飯,
而那隻狐狸卻被蜜蜂蜇到不知多遠的地方去了,
孩子們仿佛還能聽到它痛苦的叫聲漸漸遠去......
父母眼中的故事:
母雞蘿絲出門去散步,
她走過院子,繞過池塘,超過乾草堆,
繞過磨坊,穿過籬笆,鑽過蜜蜂房,
按時回到家吃晚飯。
整個故事只有短短的、完整的一句話,
把蘿絲飯前散步的路線場景介紹了一遍。
每一個場景都由左右兩頁組成完整的畫面,
而每一個場景都有兩幅插畫,
一幅有文字,另一幅沒有文字,
這一個畫面就描述了狐狸的下場。
只看有文字的畫面,故事確實很平淡,
單看沒有文字的畫面,
故事顯得非常激烈,都是狐狸的「慘」樣。
親子共讀的故事:
當父母與孩子共讀的時候,
故事變得有所起伏。
畫面明媚的色彩,溫暖輕鬆,
而農場的風景具體細緻,
具有非常強的欣賞性。
在此背景下,
我們與孩子一起隨蘿絲走出家門去散步。
當她走過院子,
她經過了一個倒在地上的釘耙,
蘿絲沒注意到,
而後面那隻看上去挺狡猾的狐狸也沒看到它,
狐狸的眼睛盯著蘿絲,就要撲過去了......
但是接下來一頁...
(這一頁,可以讓孩子自己先講述,然後父母補充),
孩子肯定會從前面的緊張、
擔心的情緒中爆發出笑聲來,
因為,狐狸一腳踩在釘耙上,
彈起來的釘耙給了狐狸當頭一棒,
可能已經頭暈眼花了吧,
而蘿絲卻渾然不知,繼續著自己的散步,
前行的腳掌已經伸出了畫面右邊。
接下來,在池塘、乾草堆、磨坊、籬笆、蜜蜂房,
都是這樣......狐狸最後被蜜蜂蜇得落荒而逃,
而蘿絲什麼都不知道,照常回到家裡吃飯。
這個繪本閱讀的過程,
故事本身實際上更多的是父母與孩子共同參與,
共同交流,共同完成的。
繪本,讓父母跟孩子一起成長!
就這樣,
繪本,因為精準有趣的插畫,
讓不怎麼識字的孩子理解到了故事的情節,
享受了閱讀的快樂;
繪本,因為精鍊簡短的文字,
讓故事從父母嘴中娓娓道來,
使親子閱讀成為孩子一生的最美好的時光。
這樣的繪本,能讓內容通過圖畫表現出來,
真的算是好繪本。
而那些能通過圖畫理解故事的讀者,
是真正的好讀者。
【享下班】粉絲團
立志成為 上班族的好朋友!
陪你度過每一個 辛苦(難熬)的工作時光~
上班前的543,下班後的幸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