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彼得.林區
80 年代傳奇基金經理人
他在掌管「麥哲倫基金」的期間
其市值從業界最小的 0.2 億美元
發展成全球最大規模的 100 億美元
每年以平均 30% 的績效連續成長了 13 年
成為 1980 年代績效最高的經理人
當事業達到巔峰時
林區卻在 46 歲時毅然決然地退休
這一方面得益於他在經濟上大獲成功
另一方面卻體現他對家人的重視
隨著工作量日益增重
他必須馬不停蹄的日夜工作
這對重視家人勝過一切的林區而言非常痛苦
為了不後悔一生
他放棄最喜歡的股票投資工作,做出退休決定
事實上,林區在投資上獲得的成功
也隱藏在這重視家庭生活的態度中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十倍股】
彼得.林區最得意的投資戰略是
「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十倍股」
十倍股是用來形容飆股的語言
不論五倍,五十倍皆統稱飆股
在他的著作中舉出相當多生活飆股的案例,如:
沃爾瑪(1000 倍)、麥當勞、(400 倍)
家得寶(260 倍)、美體小鋪(70 倍)等
林區多半是從與妻子及三位女兒共度的時光中
發現這些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個股
例如從他妻子、女兒最喜歡的衣服、飲料與店家中
都可以找出飆股的線索
林區也特別喜歡與家人逛大賣場
他曾說:
「思考投資戰略時,比起忠實遵守證券公司的建議、
或是徹底查閱金融雜誌以取得一丁點消息,
在大賣場中閒逛反而更有幫助。」
所以林區也特別關注
餐飲連鎖業與零售業擁有的長期成長力
他認為這些產業不僅成長速度不輸高科技產業
而且因技術難以被瞬間取代,風險也相對低很多
兩分鐘訓練
透過「五項目檢查」找出優良個股
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中意零售與餐飲業後
這還只是第一階段
接下來要透過第二階段從中找出優良個股
具體來說請檢查下列五個重點
1.有多少成長空間
舉例來說,零售業與餐飲業要考慮的是
還有多少的展店空間,如果有機會在全國展店的話
市值能成長好幾倍以上
2.熱門商品對業績帶來多少貢獻
如果是小型股的話,推出一項熱門商品
就能對業績有很大貢獻,股價也會飆漲
反之,對原本營收就很高的大型公司而言
就算推出熱銷的零食、玩具,股價也不會有大波動
3.有哪些競爭優勢
思考該公司的商品與店舖受歡迎的秘訣是什麼?
如果它的優勢來源容易被模仿,並難以持續的話
公司也就無法成長
4.業績
該公司的人氣是否反應在業績上呢?
請確認營收與經常利益等數據是否順利擴大
5.本益比
從本益比是否在相對低點,確認股價是否划算
本益比的標準水準約在 15 倍左右
高成長公司的本益比可以再高一些
檢查以上這些重點
確認自己是否能為這檔股票說出
兩分鐘左右的成長故事
投資股票最重要的是擁有明確的買進理由
如果無法說出條理分明的兩分鐘故事
就不應該買進這檔股票
兩分鐘訓練可以得到以下效果
- 提升成功的機率
- 容易意識到失敗,認賠殺出
- 容易掌握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增加經驗值
活用「素人優勢」
林區主張素人在投資股票時,比專家更有利
他認為素人有的優勢如下
- 活用日常生活資訊,直率地挑選個股
- 能夠輕鬆買進小型股
- 能夠依照自己步調投資,不用拘泥短期成果
專業投資者雖然在知識與資金上比散戶更有利
但也由於資金太龐大,難以布局小型股(交易量低)
而且他們還得面對短期要拿出績效的壓力
無法隨心所欲的投資
相較下散戶則可以靈活地投資
領先這些專業操盤人一步布局小型股
難怪林區說:
「素人只會在追著專家跑,
想要模仿他們的時候失敗」
生活即投資
這就是彼得.林區的投資智慧
想知道更多傳奇投資大師的投資方法嗎?
快來看跟著十二位傳奇投資大師學習賺錢鐵則
作者:小泉秀希 出版社:時報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 原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