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反向ETF - 元大台灣50反1
今年 融資餘額 最高來到 53 萬張
今年國際局勢詭譎多變
卻在資金行情推升下
帶領國際股市紛紛創高
然而,進入 11 月
隨著 11/8 美國大選將至
12 月升息氛圍壟罩
資金提前撤退
多數股市在高檔搖搖欲墜
台股當然也不例外
11/2 出現「法人賣、散戶買
及官股護盤」的偏空籌碼
指數在 9000 點以上
投資人普遍存在危機意識
這波創高的過程,
不管是成交量或是融資皆不如以往
有趣的是「反向ETF」卻成了投資人新寵
元大台灣50反1 成交量常常位居台股市場前 3 名
融資餘額最高更是來到 53.4萬張
( 圖片來源:YESWIN )
為什麼「反向ETF」成市場新寵?
以前投資人看空台股
多數會選擇台指期貨、選擇權以及台灣50等商品
然而,受限於融券放空台灣50
容易遇到券源不足、強制券補的軋空風險
做空台指期也得面臨轉倉的不便
選擇權策略更是錯綜複雜
還必需承受高槓桿帶來的高風險
自從台股反向ETF ─「元大台灣50反1」的出現
似乎扭轉了上述的不便
「元大台灣50反1」主要每日追蹤台股指數報酬反方向表現
假設台股指數上漲 1%,反向ETF就下跌1%
指數下跌 1% 時,反向ETF就上漲 1%
所以,如果看空市場
只要像交易一般股票那樣
直接在市場買進「元大台灣50反1」
即可賺取價差
這商品看起來好像好棒棒
但投資人長期投資下來 卻發現好吃虧..
從去年 9000 多點開始崩盤後
越來越多投資人認識反向ETF
今年指數只要來到 9000 點附近
不管大趨勢偏多還是偏空
很多人都想利用「元大台灣50反1」長線佈空
但布局了老半天,心裡卻納悶
「明明去年大盤 9391 的時候,T50反 在18.76
10/25 大盤 9385,指數差不多,T50反 卻只剩 16.02」
頓時覺得自己的長線投資好吃虧...
( 資料來源:籌碼K線 )
其實,會出現上面的狀況很正常
金融商品都有其優缺點
重點是交易之前
一定要好好了解其商品特性
才不會讓自己吃虧了..
「反向ETF」3 大隱性風險
1. 長期持有風險高
操作 反向ETF 並不是指數一年跌 30%
反向ETF 就跟著賺 30%
原因是反向ETF只和「當日」走勢反向
如果將時間拉長來看
就算投資人看對市場方向
最終績效卻不會與指數呈完全負相關。
舉例來說,假設一檔反向ETF淨值為10元
先跌 10% 後再漲 10%
投資人直覺上覺得沒賺沒賠
但實際上 10 元 跌 10% 是 9 元
再從 9 元漲 10% 是 9.9 元
在基準不一樣的狀況下
其實虧損了 1%
( 資料來源:證交所 )
2. 內含成本高
反向ETF 的誕生
看似免去了放空回補、期貨轉倉等不便
讓投資人能像進出股票一樣簡單
但某些反向ETF並非僅反向追蹤指數
還會透過基金經理人操作期貨和附買回債券等工具
因此會出現指數追蹤上的誤差
再加上 操作這些衍生性商品的風險和繁雜費用
都會內含在反向ETF裡 來減損淨值
所以很有可能看對方向
最終績效未必是正報酬
3. 沒有配息
很多存股達人會推薦台灣50來當定存股
主要就是看中台灣50年年穩定配息
只要在相對低檔分批承接
往往可以賺了股息又賺價差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
反向ETF可是沒有發放股息的
而是將每年賺到的收益滾入淨值再投資
所以想把元大台灣50反1當存股也不洽當
快速結論:
元大台灣50反1 由於商品特性
較不適合拿來長期投資
更不適合拿來當「存股」
順勢而為,較能賺取短線價差
如果看錯方向,也要嚴格執行停損!
《 近期課程 》
如果想要學更多投資技巧
歡迎來參加我近期的講座
►► 11/30(三) (台北) 股市速成班
►► 12/18(日) (台中) 股市速成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