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教育,「瞎掰」就完了!請認真看待,比起「避諱不談」,你其實應該...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 2016-11-04 14:49
  • 更新:2017-07-04 09:48

孩子的性教育,「瞎掰」就完了!請認真看待,比起「避諱不談」,你其實應該...

(圖/shutterstock)

 

前陣子網路上流傳著

一段令人覺得好笑又無奈的故事:

 

同事A:我女兒不敢跟我老公洗澡了,

他有次洗到一半,女兒立刻哭著敲門衝出來 :

「媽媽我不要跟爸爸洗澡了!

他好髒,大便沒有夾斷!」

我無法解釋大便為什麼會在前面......

同事B:我兒子之前上廁所都不握住小鳥,就一直亂噴。

我就說你再不握住,你的小鳥會飛走!

他就說:「媽媽妳是不是因為沒握住所以小鳥飛走了?」

他還跑去問他阿嬤:

「阿嬤妳是不是小時後不乖沒握住小鳥,所以他飛走了?」

更慘的是他還跑去跟學校女生炫耀:

「妳們就是不乖沒握住小鳥,所以小鳥飛走了齁!」

 我笑到快岔氣......

 笨點? 笨點在大人完全無法解釋,或是自圓其說

 

但有人,很認真地回覆了這段故事....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如果你已經有小孩

關於性教育 請認真面對

沒有笨點,認真文

生活圈沒有小孩的人看看笑笑就算了,

但如果你已經有小孩或是會接觸小孩

關於性教育請認真面對。

因為性的概念,

是非常原始地認識自己的方式

和認知他人世界。

 

有個男子 因為錯誤的觀念

影響了他一整個人生...

舉個例子

「妳們就是不乖沒握住小鳥,所以小鳥飛走了齁」

這裡就開始界定出性別概念

「女性比男性少了東西」、「有陰莖才是正常的」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

一個中年男子去找諮商師,希望解決一個困擾,

男子發現他從小到大只要被罵或是附近有人大聲講話,

他就會不自覺的看他的下體,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

後來經過長時間的探索才想起很小很小的時候,

家裡的長輩會說「不乖小鳥會飛走!」

小時候的他嚇死了,

之後就變成了下意識的習慣…害怕真的會發生。

 

 

大人曖昧、避談的態度

導致孩子出現 不良的後果...

當然不是每個人被恐嚇都會留下陰影,

但就只是程度上的差異。

以及大人曖昧、避談的態度,

也會導致孩子認為這個話題大人不喜歡,

會產生怎樣的結果? 簡單來說三個路線

1. 把性的議題拿來當成大人的痛腳,

開始把雞雞、大便、小鳥等詞彙用來攻擊同儕,

他知道語言是有力量,

而這樣的語言又更是大人最避諱,攻擊力+999

2. 全盤學習大人的瞎掰,所以各種性誤解就產生。

3. 覺得怪但就自己在網路上亂找資訊。

 

 

不如一開始就認真地

教導孩子 正確的性知識

倒不如一開始就很認真、

不曖昧的教導正確的性知識。

你還可以確定他學的不是外面亂七八糟的東西,

也學習尊重彼此的界線。 

幼兒年齡的性教育,

直接看繪本《我的小雞雞》就對了,

裡面男女都有請安心服用。

 

本文授權自 allen771115 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CMoney責任編輯/Luke)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