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很多人學到的英文停留在高中、
國中甚至國小程度,
用語沒有經過「社會化」洗禮,
直白、孩子氣,
或者禮貌僵硬過了頭,
若是運用在私生活也就罷了,
出現在職場中,就很 不得體。
繼續看下去...
以下三種孩子氣句型,
請試著避免 在「正式場合」使用:
句型1:I'm going to tell
my parents /boss /supervisor
比較以下兩句的語氣:
(X) Once you have the decision, please let me know.
I’m going to tell my supervisor.
(一旦你有了決定,請讓我知道,
我要去告訴主管。)
(O) Once you have the decision, please let me know.
I’ll have to inform my supervisor.
(一旦你有了決定,請讓我知道,
我必須稟報主管。)
說明:當你有事需要告知
比自己位階高的人士
(在家中是父母、職場裡是長官或老闆),
最好用 inform 來取代 tell,
因為 I’m going to tell 較像是小孩子
跟人吵架 要去告狀時的用語。
句型2:I don’t want to (do something)
比較以下兩句的語氣:
(X) I don’t want to spend a great deal of money
on this research project.
(我不想花一大筆錢在這項研究計劃。)
(O)I have decided not to spend a great deal of money
on this research project.
(我已決定不要花一大筆錢在這項研究計劃。)
說明:「成熟」意味著做決定時
不會只憑情緒,更多了理性的考慮。
don’t want to 只強調「不想」,那是情緒,
如能改成 have decided not to,
就加入了 深思熟慮的味道。
句型3:Can I be excused, please?
比較以下兩句的語氣:
(X) Can I be excused, please?
You may kick off the discussion without me.
(拜託,我能去上個洗手間嗎?
你可以在我不在時就開始討論。)
(O) I have to go.
You may kick off the discussion without me.
(我上個洗手間,
你可以在我不在時就開始討論。)
說明:開會時想去上廁所,
不需要講得太明白,
直截了當地說 I have to go,
對方就能意會,
像是在懇求的 can I be excused,
是美國中、小學生舉手問老師
可否暫退的語言,則大可 不必了。
三個月英文脫胎換骨的一對一:http://goo.gl/5eIOmf
本文由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R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