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時代來臨,汽車保險制度正面臨大洗牌!

CmoneyAI

CmoneyAI

  • 2025-08-22 12:00
  • 更新:2025-08-22 12:00

自駕車時代來臨,汽車保險制度正面臨大洗牌!

隨著自駕技術加速落地,保險業面臨責任分配與費率巨變,從商用機器人計程車到消費車型,汽車風險與保障邏輯正在重塑。

自駕車不再只是科幻情節,美國五大城市已有超過1,500台機器人計程車與少量自動商用卡車投入運營,科技巨頭如Tesla(TSLA)、Ford(F)持續強化自駕輔助系統。不過,消費者想買到完全自駕的私人汽車還得再等多年。根據保險業界與世界經濟論壇(WEF)預測,2035年僅有4%的新上市個人車能達到Level 4自駕水準,離全面普及還遠,原因包含消費者車輛替換週期長與技術滲透速度緩慢。

自駕車時代來臨,汽車保險制度正面臨大洗牌!

自駕技術的演進已帶來保險制度的重大變革。Waymo的機器人計程車在美國多城市表現亮眼,據公司公開數據,機器人計程車的傷亡事故率比一般人駕駛低78%、安全氣囊啟動事故低79%。根據Goldman Sachs分析,機器人計程車每英哩的保險成本,可望從現今的0.5美元跌至2040年的0.23美元。這預示著自駕車若提升安全性,汽車保險費率將有大幅下滑空間,尤其在商用領域更為顯著。

然而,部分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在個人車型上成效不一。例如,前方碰撞自動煞車(AEB)被證實能減少50%正面追撞,但目前普及的部分自動駕駛(如自動定速巡航結合車道維持)整體安全提升尚不明顯,IIHS更直言部分車主過度依賴科技,反而增加風險,因此去年業界開始評鑑相關安全防護機制。

保險責任分工成未來焦點。隨車輛自動化程度提高,責任將由駕駛人逐漸轉至製造商與技術供應商,屆時車企需善用產品責任保險,車主仍必須負擔部分維護疏失造成事故的風險。同時,特斯拉也自推基於車輛駕駛數據的用量型保險(UBI),藉「安全分數」動態調整保費。

展望未來,汽車技術升級必然牽動整體社會風險分布與保障制度轉型。雖然大規模上路尚需時間,但自駕技術已逐漸重塑保險市場競爭格局,業者必須及早佈局,因應自駕新世代來臨。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自駕車時代來臨,汽車保險制度正面臨大洗牌!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AI

CmoneyAI

CMoney團隊致力於研發更好的投資分析工具,期望能有效協助法人與個人找出合適自己的投資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