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拒絕效仿Meta高額薪資,強調企業文化與使命認同,AI行業招募趨勢出現分歧,牽動企業長期競爭力。
近期AI領域人才爭奪愈演愈烈,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 CEO Lisa Su直言,即使面臨Meta Platforms (META)開出的破百億台幣薪資包,公司仍不考慮以此作為吸引頂尖AI專業人才的主要策略。Su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明確表示:「金錢不一定是吸引人才最重要的因素」。此舉格外引起科技圈熱烈討論,也突顯新世代AI企業不同的人才管理哲學。
背景上,隨著生成式AI、晶片創新加速,各大美股AI龍頭無不祭出史上最激進的招募計畫。META為了鞏固技術優勢,傳出向AI頂尖工程師提出年薪近百億台幣(約3億美元)高額合約,藉此吸引技術明星。然而Su認為,給予單一人才離群高薪,恐造成同仁心理失衡,削弱團隊凝聚力,也影響長期技術發展的健康度。
AMD雖強調自身薪資具競爭力,卻拒絕大肆砸錢追逐個人明星,主張「使命大於報酬」:企業應凝聚員工認同,共同創造科技影響力,而非只靠薪資吸引人。Su進一步指出,給予個別天才高薪雖能短期吸睛,卻可能引發內部不滿、文化斷層,最終扼殺創新。
事實上,META的極端高薪政策伴隨近期大規模裁員,加深外界疑慮:公司一面以天價搶才,一面精簡5%員工,制度公平與企業內部士氣也遭質疑。專家認為,Ai人才市場的超高酬勞泡沫,恐加劇科技業招募失序,變相削弱長期競爭基本盤。
部分業界人士認同Lisa Su作法,強調強化組織使命、打造健康職場文化,遠優於單點挖角。「AI人才確實重要,但企業競爭得靠整體團隊,不是個人英雄主義。」也有反對者認為,在全球AI競爭白熱化下,頂尖人材報酬應與其產值對等,否則難以留住關鍵隊員。
總結來看,AMD拒絕模仿META開天價搶才的作法背後,反映產業現況:AI創新不只有技術,更考驗各公司文化治理與長期發展。隨著科技業競爭態勢轉變,究竟「大砸錢」還是「凝聚認同」更有利企業突圍,勢必成為AI人才生態未來關鍵議題。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