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降息機率飆高,市場期待利率政策重塑資產配置與企業獲利,惟通膨與政治壓力考驗政策獨立性。
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於本週 Jackson Hole 年度經濟研討會成為全球市場焦點。隨 CME FedWatch 工具顯示 9 月降息機率高達 87%,美股投資人對於政策利率轉向感到高度期待。市場解讀,本輪降息有別於以往經濟衰退時的救火行動,反而是在 AI、大型企業持續獲利及失業率低檔,股市已連創新高的背景下,政策主軸更關乎預防通膨復燃與經濟軟著陸。美股指標 S&P 500 自 4 月低點反彈逾 30%,正逢美聯準會可能啟動降息,對成長型股價值尤具激勵作用。根據 Goldman Sachs 研究,回顧 1990 年以來,過去 9 次聯準會於股市高位降息後一年,S&P 500 中位報酬率為 8%,與非高位降息期間的 9%相去不遠,但短線表現通常充滿挑戰,市場波動加劇。這反映投資人需留意降息環境下資產配置短期回調風險。
另方面,聯準會內部對降息時點呈現分歧。7 月會議紀錄顯示,多位官員擔憂勞動市場走弱及消費降溫,但仍有部份人主張需提前降息以防經濟下行,Christopher Waller、Michelle Bowman投下反對票,這是三十年來首見多位決策委員反對維持利率不變。政治層面,總統參選人 Donald Trump 持續施壓要求降息,甚至揚言改革聯準會結構,威脅獨立性,部分委員面臨去職壓力。這些政治動盪使政策前景蒙上不確定性。
在通膨方面,聯準會去年採彈性平均通膨目標(Flexible Average Inflation Targeting),但疫情後物價崩漲,令策略受到質疑。今年 Jackson Hole 會議預期主席 Jerome Powell 將釋出政策檢討訊號,未來高通膨仍可能尾隨,官員普遍強調同時兼顧抑制通膨與穩定就業雙目標。特別在去年美國加徵關稅、移民政策收緊,已造成部分物價壓力延續,企業也開始將成本反映在產品價格。
資本市場方面,企業獲利與降息預期形成良性循環。包括 TJX(TJX Companies)、Analog Devices(ADI)等近期財報皆優於預期,藉由消費者求價值心態、AI熱潮與技術創新驅動營收與獲利上升。部分如 Palantir(PLTR)、Medtronic(MDT)等則因政策不確定、產業景氣循環,近期股價波動加大。科技股享受未來資金成本降低優勢,但投資人宜警惕高位追價風險。
綜上,在降息預期持續升溫、企業基本面普遍穩健下,美股短線波動恐加劇,但中期仍具成長動能。投資人建議靜待政策明朗,逢回分批佈局成長及防禦類股,特別留意 AI、消費、醫療等領域領頭企業財報與利率政策聯動反映。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