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國AI創投募資突破百億美元,資金聚焦龍頭企業,但IPO市場疲弱導致長線資金壓力。
人工智慧產業2025年再度問鼎資本市場新高,根據BestBrokers最新統計,全球AI新創今年已募集達1220億美元,其中美國佔比高達1043億美元(85.5%),反映美國資本優勢與基礎建設政策大力推升。第二季AI募資額雖由前一季峰值731億美元下滑至500億,但仍遠超去年與前年同期,年增率分別達7.28%及9.26%,顯示美國AI領域仍處資本狂熱。Meta(META)14.3億美元投資Scale AI及Peter Thiel創辦的Anduril 25億美元融資,皆是本季最受矚目的巨型案,連Google母公司Alphabet(GOOG, GOOGL)也積極投資Safe Superintelligence與其它基礎設施型AI公司。這些龍頭企業撐起AI產業資金主幹,吸引SoftBank(SFTBY)、Andreessen Horowitz、Tiger Global(MAPTX)、Sequoia(SEQUX)等投資巨擘持續加碼。
不過,隨IPO市場冷淡,AI新創如Databricks、OpenAI等選擇暫不公開上市,改以私募與次級市場融資維持運作,導致創投機構現金回流困難,募資步調受限。第二季美國整體創投資金降至1015億美元,較前季1284億劇烈收縮,凸顯大環境壓力。表面上AI仍熱絡,但中小型AI新創募資難度大增,資金愈發聚焦成熟題材,BestBrokers分析:「小型AI公司想募資變更難,創投傾向選擇安全標的。」
在政策層面,美國總統Trump已承諾推動總額920億美元AI及新能源資金包,預計未來兩年將繼續帶動AI需求擴張。不僅如此,AI硬體領域也動能蓬勃,Nvidia(NVDA)與Snowflake參與Reka AI 1.1億美元募集,Neuralink完成6.5億美元E輪,AI晶片新創Rivos啟動5億美元GPU設計募資,展現基礎建設長線投資意象。
儘管巨型資金流向AI市場的基礎設施領域,支持長遠發展,但創投資金持續集中以及缺乏IPO出口,可能壓縮未來資本回報。多家投資機構認為,美國AI基礎建設目前並未面臨資金枯竭,但若IPO市場長期停滯,資本流動性勢將受限,形成未來風險。整體而言,美國AI募資強勢、競爭激烈,但長線基本面仍受IPO動能及創新分散度挑戰,預料2025下半年將考驗創投資本與產業龍頭的永續運作能力。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