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周佩穎)
大家出來工作,
不過就是想求溫飽,
老闆講話有必要這麼傷人嗎?
以下整理出老闆常說的5句批評,
你覺得哪句最傷人?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 這不是很基本的嗎?
類似的批評還有
「你有沒有一點sense?」
「來多久了,這還不會?」
更糟的甚至還會夾雜
「腦殘」、「上班不帶腦」這類攻擊性言語。
大多數網友表示,
自己初入職場或剛換新公司時,
最常聽到這類批評。
站在老闆的立場,
員工一來可以無縫接軌、立即上手,
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況,
但現實上很難如此。撇開職場新鮮人不談,
就算是有相關工作經驗者,
在換到新環境時,多少也需要點適應時間,
而這也是公司該承擔的成本之一。
畢竟每家公司的做事方式與文化不盡相同,
若想縮短員工適應期,公司就該有
基本的職前訓練或可明確依循工作守則,
而不是放任新員工自行掙扎,
還要責怪員工工作不力。
2. 現在的年輕人喔,就是......
這句話也是老闆批評員工的常見起手式,
後面常接的詞有
「白目」、「沒定性」
「怕吃苦」、「沒禮貌」
「不負責任」......(以下開放自由接龍)
總之,千錯萬錯都是年輕人的錯。
每個世代固然因成長大環境不同,
整體特職或許有些差異,
但嚴格來說,
每個人的個性仍不同,
用年齡來區分批評,多半流於以偏概全。
因此不少網友對此感到忿忿不平:
「年輕也有事?怪我囉?」
「反正什麼爛事都推到年輕人身上就好了,
這種說法才不負責任吧!
到底誰才是草莓族?」
3. 我不管 反正就這樣!
「我不管你怎麼做,反正要有成果出來!」
「你不要跟我說那麼多,反正你先這樣做!」
這類老闆通常很強勢,
本來就讓員工處於高壓工作環境,
大多也習慣採完全績效導向,
若員工已認真老闆卻仍不滿意,
往往挫折感會更加倍。
網友James分享自身心得:
「和這種老闆工作,光苦幹實幹是沒用的,
也不要浪費時間覺得受傷或不公平...
如果覺得老闆要求實在不合理,
平時一定要做好工作時程規劃表,
整理好手邊的資料,例如清楚列出工作內容和時程
(哪項工作要花多久時間,
包括聯絡一位客戶平均幾分鐘最好都要統計出來!)
以及可能遇上的問題並要花多久時間排除等...
一次向老闆說清楚!
這樣他才會懂你在說什麼~
有機會的話,也可以順便請教老闆
有沒有更好達到目標的方法!
一定要這樣才有辦法爭取到自己的權益,
否則應該待不久~」
4.這有很難嗎?
大多數的員工表示,
聽到這話內心會忍不住翻個白眼!
老闆常認為「改一點很簡單」,
卻不知往往牽一髮動全身,
若修改還涉及到其他單位,
光溝通就要耗費不少時間!
老闆不理解就算了,
若更誇張的還可能越批越嚴重,
如「我花這麼多錢請你來幹嘛?!」
(員工OS:不就也才24K...)
「不就這樣那樣調一下就好了嗎?」
(OS::你知道你說的「這樣那樣」其實很搞剛嗎...)
「路上隨便抓個人也會做」
(OS::那你去路上抓啊...當玩寶可夢嗎XD)...
會有這種認知重大落差,
通常是因老闆離開第一線太久,
早就忘了執行時會遇上的繁瑣事務,
甚至老闆根本不是這方面專業,
對於實際做法一知半解,
卻因職位而外行領導內行...
員工實在有苦說不出啊!
5. 你的工作表現很差
不知道請你來要幹嘛
這句話看似平凡,
但很令員工受傷。
原因在於這種說法讓人感到
「被全面否定,
卻不清楚自己究竟哪裡做錯了」。
其實,會這麼說的老闆,
可能只是想嚇唬一下員工,
本意是希望員工要更努力、拿出更好的成績,
但這句話只會讓員工
感到「沮喪」、「灰心」、「心情低落」
在這種情緒下,
事情又怎麼會做得好呢?
用這種方式批評員工,不但無法提升績效,
恐怕還會打擊工作士氣,完全反效果啊!
也有人認為,經常批評員工「沒用」的老闆,
很可能是自卑感作祟,
例如老闆本身學歷一般,
公司卻有名校畢業的員工,
就可能遭受這種「特別待遇」。
請問:老闆說了哪句讓你感覺最受傷、最討厭?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Lu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