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習慣」也有好處?研究顯示,小時候習慣吃手、咬指甲,長大比較不容易「過敏」...

「壞習慣」也有好處?研究顯示,小時候習慣吃手、咬指甲,長大比較不容易「過敏」...

(圖/shutterstock)

 

小時候只要一咬指甲或吃手,

爸媽就會擔心地喝止,但是你知道嗎?

這看似是個壞習慣的動作,

其實能讓孩童長大後比較不容易過敏喔!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吃手、咬指甲不好嗎?

研究顯示,習慣吃手比較不容易過敏

小時候你會習慣性地吃手或咬指甲嗎?

根據一份紐西蘭的研究,小時候吃手或咬指甲的人,

長大後比較不容易對塵蟎等常見的過敏原過敏,

不過對哮喘和花粉症的影響不大。

 

千名孩童參與研究

這份研究發布在《兒科期刊》(Pediatrics)上,

研究人員透過達尼丁多領域健康和發展研究

(Dunedin Multidisciplinary Health and Development Study),

在 50年間追蹤了在紐西蘭南島達尼丁的 1,000名孩童,

從他們出生一直追蹤到年滿 38歲。

 

其中,受測對象在 5歲、7歲、9歲和 11歲時,

都有吃手或是咬指甲的習慣,等他們長到 13歲時,

研究團隊用皮膚點刺測驗來看看他們對什麼東西過敏,

結果發現有 38%吃手或咬指甲習慣的孩童有過敏反應,

但是,沒有這些習慣的孩童卻有 49%有過敏反應。

不只如此,

會吃手又會咬指甲的孩童只有 31%出現過敏反應。

 

長大了結果也差不多

研究人員在受測對象年滿 32歲時再測了一次,

發現結果一致,

而性別、家族史、有沒有養寵物還有其他因素對結果的影響很小。

 

 

多讓孩童在早期接觸微生物,

長大就越不容易受過敏所苦

其中,讓寵物和幼童一起長大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早期接觸微生物  免疫系統更堅強

這份研究驗證了目前廣泛流傳的

「衛生假說」(hygiene hypothesis),

也就是孩童早期如果有接觸到微生物,

就能幫助他們減少過敏的可能。

 

當孩童吃手或是咬指甲時,

他們就暴露在微生物中。

此外,和動物一起長大或是有很多兄弟姊妹的小孩,

也比較不容易過敏。

 

幼童期這段時間對免疫系統的發展很重要,

因為這段期間是免疫系統學習認識何謂有害過敏原的時期。

 

 

真的比較不容易過敏嗎?還需要更多分析

雖然紐西蘭的這份研究讓家長稍稍放心,

知道孩童吃手或咬指甲有額外的好處,

但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的臨床人員

卡馬洛(Hirsh Komarow)卻沒有完全被說服,

他說:「這是個有趣的觀察,但還需要更多分析。」

 

卡馬洛提到,研究應該寫出受試者手上和胃裡有什麼樣的細菌,

他也指出每個人身上都有特定種類的細菌。

卡馬洛說:「胃和手是兩個不同的區域,

你可以比較吃手者的手和一般人的手有何不同,

你也可以比較胃裡的細菌,這可以幫助你在分析受試者時分析得更好。」

 

此外,卡馬洛補充到,

吃手和咬指甲搞不好還會觸發過敏反應。

 

太乾淨也不太好

研究人員林區(Stephanie Lynch)表示,

她希望這項研究可以讓家長們放心,

不妨讓孩子接觸骯髒的環境。

林區說:「現在有好多媒體都在報導洗手液,這對你有好處,

(但是)這份研究顯示太乾淨對你不太好,

家長不該害怕讓孩子變髒或是讓他們的指甲裡有汙垢。」

 

 

 

壞習慣也有好處

雖然有不少家長仍然害怕小孩把手放進嘴巴,

但至少這麼做有好處,

參與研究的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醫學系教授席爾斯說:

「雖然我們不建議這種習慣(吃手和咬指甲)應該被鼓勵,

但這些習慣也有正向的一面。」

 

讓小孩早點接觸這些微生物,

或許可以提早訓練抵抗力!

(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