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每次覺得自己英文不夠好時,
很多人會自嘲:「我還給老師了。」
關於英文方面的學習,
過去學生時代打下的根基極為重要,
當然不該隨便「還給老師」,
然而,某些我們在國、高中時期反覆背誦、
練習的基本英文句型,
卻恐怕真的需要重新檢討一番,
才不會在與外籍人士互動時失禮。試舉三例:
接下去看看...
(贊助商連結...)
「Can you speak Chinese?」
帶有質疑意味。
如果我們想知道外國人
能不能用中文和我們對話,
會理所當然地以為該用
「Can you speak Chinese?」,
因為學校教我們can是「能夠」的意思嘛!
但其實老外反而會用do,
一樣是詢問,卻少了質疑的態度,
語氣和緩許多。
※比較好的說法是:
Do you speak Chinese?(你說中文嗎?)
「No, you may not.」
是把對方當小孩看待
國中英文教科書上這麼寫:
若問話者說 「May I use your pen?」,
同意時應回答「Yes, you may.」,
不同意則回答「No, you may not.」。
乍看之下沒什麼問題,
但其實這種應對方式在英美國家
是大人在回答小孩子的口吻,
尤其「No, you may not.」有斥責的感覺,
相較是比較不禮貌的回覆。
※比較好的說法是:
表示同意:Sure.(好啊)/
Be my guest.(請便)/
No problem.(沒問題)
不同意時:I’m afraid not.(恐怕不行)/
You’d better not.(最好不要)
「I’m willing to…」是有條件的
英文老師教我們「I’m willing to…」
是表示「願意、樂意」去做某件事,
但在歐美人士的耳裡,
用willing to其實帶有交換條件的意味,
他們通常會等著聽你接下來的話,
看看你的要求是什麼。
例:
I’m willing to take your night shift,
if you help me with this project.
(如果你願意協助我的企劃,
我願意跟你交換夜班。)
※比較好的說法是:
I’d be happy to…(我很樂意去做…)/
I’m glad to…(我很高興去做…)/
It’s my pleasure to…(去做…是我的榮幸)
三個月英文脫胎換骨的一對一:
本文由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Susan)
【享下班】粉絲團
我們立志成為 上班族的好朋友!
不管你是什麼職業,不管你是什麼角色,
當你覺得人生苦悶找不到方向,
就看看享下班的好文,
讓你享受人生!
上班前的 543,下班後的幸福學,
按個讚,品味好文章,
讓自己變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