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性大宗耗材回溫,終止連 5 季營收下滑
太醫(4126) 也是專欄的老朋友了,第一次寫的時候是 2020/01/09,當時價格為 73.3 元,後續有追蹤了三次,股價也都在 70 元上下徘徊,目前價格則為 68 元,比 三 年前還低,好在期間有配發12.7 元現金股利 ( 4 + 4.2 + 4.5 ) 與 1 元股票股利,累計報酬仍有 21%。
2020~2021 年疫情嚴峻時期,雖然 太醫 (4126) 主力產品 密閉式抽痰管 訂單暴增,但其它非呼吸類產品營收大幅下滑,加上匯率、船運、缺工問題影響,使得公司營運表現相當黯淡。不過,隨著疫情常態化,一般醫院門診需求增加,一般性大宗耗材已有回溫,營運有望從 2022H2 起回溫。
太醫 (TW-4126)
全球第 2 大密閉抽痰管廠
公司成立於 1977 年 8 月 6 日,總部位於苗栗縣銅鑼鄉,主要從事醫療耗材的研發及製造,另外還有醫療儀表、氣體管路設備與醫建工程等業務,是台灣醫療器材及醫建工程市場領導者。
太醫 (4126) 在國內醫療耗材平均市佔率為 18~20%,並連續 7 屆獲頒 CSR 排名前 5% 名次,是一間成立 45 年不曾虧錢的績優生技廠。主力產品「密閉式抽痰管」,市佔率在台灣是第一名,全球排名第二名。
什麼是密閉式抽痰管 ?
專供使用呼吸器及氣管插管病人之持續供氧抽痰,抽痰時無需中斷氣體供應,並使痰液不外漏避免醫護人員受到感染,能有效防止院內交叉感染之風險。傳統抽痰管外面沒有一層套子,這樣拔出管子的時候,病人的痰液就會附在管子上,醫護人員就會接觸到。
醫療工程方面有自有品牌 PHASCO,公司有有 700 多種產品規格,能服務的範圍相當廣泛,且以自有品牌與設計代工各半的方式外銷歐、美、日….等 80 多國及地區,
自有品牌 (45%)=> 銷往台灣、大陸、東南亞
代工設計 (55%)=> 銷往歐美、日本等國
主要產品
人體的各種廢液的倒流與抽取
儘管全球人口數量成長趨緩,但持續步向高齡化已是可預見的未來,病患人數與醫療花費隨著高齡化與技術設備進步持續增加,太醫的產品應用都將發生在每個老年人身上。
管類產品
混合型密閉式抽痰套、一次性抽痰管、一次性無菌抽痰包、24小時密閉式抽痰管、氣切型密閉式抽痰套、72 小時密閉式抽痰管、PVC 胸腔引流管、矽質胸管引流管、帶針胸管、一次性 PVC胃管、矽質胃管、營養輸液管、輸尿管導管、一次性 PVC 尿管、矽質雙叉導尿管、一次性肛管、小兒鎮靜肛管胃灌洗管、外科引流連接管、氧氣連接管、高壓延長管、輸液延長管、高流速沖洗套、骨科高流速沖洗套、高流速沖洗抽吸套、泌尿外科術中沖洗套、泌尿外科術後沖洗套。
傷口引流類
可折式引流管穿刺針、迷你真空傷口引流套、真空傷口引流球、真空傷口引流套、真空傷口引流罐、矽質傷口邊羅式引流管、矽質傷口引流圓管、引流管穿刺針。
袋類產品
質留置型糞便收集管袋組、小兒集尿袋、小腿尿袋 (舒服型)、小腿尿袋 (一般型)、蓄尿袋、精密尿量筒、精密尿袋、四腔式精密尿袋、N.G.引流袋、腎臟造口引流袋、灌腸袋、泌尿外科術後沖洗引流袋、腹膜透析引流袋、機械式餵食袋、重力式餵食袋、餵食筒、一次性輸液加壓袋、重覆式輸液加壓袋、單次間歇導尿袋組。
醫療氣體類
醫用氣體工程部份,則是經政府許可之合格工廠生產,依美國防火協會(NFPA)規範醫用中央氣體系統工程產品之標準生產、製造及安裝,所製造之產品經臨床使用經驗及研發改良,以精良的設備及優異的生產技術,其品質已與先進國家達同樣水準。
營收結構
抽痰管、尿袋、傷口引流
公司主要營收產品為管類產品,佔營收比重約 25%,其次為 密閉是抽痰管的 17%,全球市佔第二,占比約為 10%~15%,在德國與日本市場市佔率更高達 50% ; 第三大產品為傷口引流,佔比 13%,其餘為 袋類 10% 與 客製化套類 9%。
哪裡生產
台灣為主
太醫有兩個廠房,都在苗栗,舊廠則在 2019、2021 分別以 3.2 億 與 4.18 億元出售,目前已經度過了遷移廠房的過渡期,Q3 起產能已經回覆到 遷廠前的水平。
賣到哪裡
日本為主,台灣次之
202208~ 營收比重顯示,日本 26%、台灣 17.6%、中國 14%、其他亞洲 11.8%、北美 11%、德國 4.3%、其他歐洲 8.2%、中東/其它 4.5%。
全球最大的醫療耗材市場應該是美國與西歐,顯然太醫的主要佈局是亞洲市場,但受惠於這波疫情,歐美對太醫的產品需求大增,能見度增加不少。
沒有大客戶,客群分散度高
根據太醫的年報顯示,客戶中沒有任何一家營收超過 10%,表示太醫的客戶集中度不高,這是好事情,畢竟過度依賴風險很高。太醫的客戶有: 臺大醫院、振興醫院、馬偕醫院、台北榮民總醫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