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股市

【1/16】
今天台股開高後皆在盤上震盪,指數上並沒有太多波動,盤面聚焦在生技股(美時、台耀、寶齡富錦、中天、健亞)、眼科隱形眼鏡(晶碩、大學光)、工業電腦(研華、威強電、廣積、安勤)、金融股(華南金、合庫金、富邦金、兆豐金),其餘以個股表現為主,市場成交量降至至約1500億
上市成交比重
半導體30%、化學生技9%、生技5%、航運4%
上櫃成交比重
半導體29%、生技20%、光電8%、電腦8%
個股簡評
【冷水區 – 3260威剛 (記憶體模組廠)】
營收方面
12月營收YOY-27.9%、MOM-10.1%
消息方面
記憶體模組廠威剛、十銓認為,短期記憶體價格仍有壓力,但在產品升級加速與容量提升趨勢下,看好今年DDR5以及固態硬碟(SSD)市場滲透率有望攀升。威剛董座陳立白對下半年走勢抱持正面看法,十銓則在電競及工規推出DDR5模組新品,加上去年營運基期低,法人看好今年業績表現有望回到成長軌道。
籌碼方面
近兩周外資、投信買超
價量方面
股價在季線上下震盪整理近3個月,近兩週價漲量增震盪向上
【溫水區 – 3218大學光 (連鎖眼科)】
營收方面
12月營收YOY+30.6%、MOM+12.4%
消息方面
大學光也定調未來營運上的三大主要業務,光學方面將重視學童近視防控需求,積極布局角膜塑形片等近視防控產品,提供不同年齡學童近視防控所需服務;眼科服務方面,大學光也依據市場需求,未來仍會透過積極拓增眼科合作新據點、或是增加大型據點所需屈光手術、白內障手術等機台數量,持續提升整體業績向上
籌碼方面
近2個月投信買超,近一週外資買超
價量方面
股價自11月底上漲後轉為上升格局,1/16帶量上漲創波段新高
【熱水區 – 8464億豐 (窗簾製造廠)】
營收方面
12月營收YOY-10.7%、MOM+19.1%
消息方面
在毛利率方面,隨高毛利的客製化窗簾佔比提升,億豐近年毛利率站穩50%以上水準,法人預估,2023年客製化窗簾比重可望持續增加,比重將年增1個百分點來到67%,惟在中密度纖維板及實木價格保持穩定成長,而PVC年均價亦維持成長,將部分抵銷產品組合效益,估毛利率僅較2022年小增。
在產能部分,億豐目前生產基地包含中國、柬埔寨及墨西哥,因應客製化窗簾每年雙位數成長需求,墨西哥廠於2020年第四季投產,目前已達700-800人,預估2023年將達800-900人,有助於公司縮短客製化產品交期,利於增加市占率,並可避免長途運輸費用,且若未來固定尺寸窗簾需求回升,亦可於墨西哥擴增產能
籌碼方面
近一個月投信買超,外資賣超
價量方面
股價自10月底帶量上漲後,轉為上升格局,近兩週股價沿著五日線震盪向上

提醒投資人,無論過年期間,觀察到國際股市有任何風吹草動大震盪,在台股的部位這段期間都無交易日,也不用過度到美股或相關市場做出太多的避險動作,因開盤後的結果沒有人可以百分之百預測,所以本應在封關前就留下可接受的部位並好好過新年,年後在一週內即可重新觀察市場的動向,有機會的話再以最小資金重新參與市場,再慢慢積極操作,讓一開始的節奏保持順暢並且在市場的正拍上
最後預祝大家新年快樂,闔家平安、兔年行大運
本週重點新聞
美元指數面臨100大關
隨著市場押注美國聯準會(Fed)即將減緩升息步調,投資人紛紛大舉賣出美元,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走勢的DXY指數16日盤中跌至七個月低點,報101.77,延續上周貶勢,面臨100整數關卡保衛戰。
美國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出現逾兩年半以來首次下滑,美國通膨預期下降,促使投資人拋售這個最終的避險資產(美元)。
聯電示警 訂單能見度偏低
半導體景氣下行,晶圓代工成熟製程首當其衝。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昨(16)日在線上法說會示警,現階段訂單能見度偏低,本季充滿多重挑戰。
聯電預期,本季產品均價(ASP)可望持平,但產能利用率將由上季的九成大降至近七成,毛利率與晶圓出貨量同步銳減,毛利率更恐下探近七季低點。
比特幣半個月飆漲25%
加密貨幣市場2023年「開門紅」,一掃去年陰霾,比特幣今年以來累計大漲超過兩成,一度漲破21,000美元,為去年11月以來首見,加密貨幣基金今年來表現也擊敗所有其他指數型基金(ETF),為今年走勢取得好彩頭。
受到通膨已觸頂、即將回落的樂觀情緒激勵,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14日一度上漲7.5%至21,298.81美元,為去年11月8日來首度漲破21,000美元。比特幣15日盤中小跌0.7%至20,759.24美元,今年來上漲25.2%,第二大的乙太幣也累計勁揚27.9%,狗狗幣漲超過20%。
台版晶片法研發費用擬50億至100億 最快年後協商
「台版晶片法」已三讀通過,對於外界關切的適用門檻,經濟部官員透露,經濟、財政兩部初步研議將研發費用訂於新台幣50億至100億元間,研發密度則落在5%至10%間,但確定方案仍待最快在春節過後,由兩部儘速協商取得共識。
立法院會7日三讀通過俗稱「台版晶片法」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及第72條條文修正案」,針對半導體、電動車、5G等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公司,提供最高25%營所稅投抵優惠。
其中產業界最關心的3大適用要件,包括研發費用、研發密度達「一定規模」,以及有效稅率應達12%至15%,經濟部積極爭取門檻不要訂過高,以讓更多企業適用;不過財政部則考量若門檻過低,除會增加稅損,也可能有失修法鼓勵擴大先進研發的原意。
警語
文章內容僅個人觀念分享,無任何買賣建議。投資人需自行承擔風險,本文不負任何盈虧之法律責任,亦不代表任何買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