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票 偷走了我們的未來?政策 福利 「增加」 竟然會讓財富「減少」?!...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 2016-07-06 17:09
  • 更新:2018-07-17 09:30

選票 偷走了我們的未來?政策 福利 「增加」 竟然會讓財富「減少」?!...

(圖/shutterstock)

 

文╱楊瑪利

2016-07-04

 

為了籌備《遠見》創刊30週年系列報導,

近幾個月我與採訪團隊

陸續走訪日本、矽谷與波士頓。

 

上一期我寫了

〈歡迎來到奇點(Singularity)時代〉一文,

指出近幾年來各種新創科技

如物聯網、大數據、

生物科技、人工智慧等持續加速,

終有一天將徹底改變人類的工作與生活,

而這一天已經近了。

 

繼續看下去...

 

 

 

日本第二富豪、軟體銀行集團董事長孫正義

甚至覺得,

這一天將在兩年後的2018年發生。

 

但從最近全球重大事件發展,

我發現這樣的巨變恐怕都沒被政治人物關注。

當政治人物還是用傳統選票思惟來治理國家時,

恐怕已違反了人類發展的大勢所趨。

 

這個大勢所趨是,

此刻雖然全球不景氣,

不代表全球財富創造就下降了。

當《遠見》在波士頓專訪《第二次機器時代》作者、

MIT史隆管理學院教授

艾瑞克.布林憂夫森(Eric Brynjolfsson)時,

那天早上,

他才剛讀到一份資料,

說明美國此刻是有紀錄以來創造最多財富的時刻,

但同時,

美國人中位數薪資,

卻停留在1990年代,

甚至還可能下降。

 

他的研究發現,

工業革命後,

只要人類財富有增加,

多數人均能雨露均霑。

但過去20年卻已經沒有這樣的規則,

而是財富往少數人集中。

造成這樣分配不均的主因,

絕對不能簡化為少數政治人物或資本家的貪婪,

而是擁有科技與知識能量的人,

比以往加速主宰世界的發展,

成為贏家,

而有一大半人沒有趕上潮流,

就成為輸家。

 

也因為許多人並未分到經濟成長的好處,

導致目前全球興起反精英、反全球化的浪潮。

這也是為什麼

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會黑馬竄出,

或英國脫歐公投獲勝,

都是靠著至少有一大半

被甩在經濟成長後頭的人的怒吼。

 

解決分配不均,不能訴諸民粹

回頭看台灣政局,

為了得到沒享受到經濟利益人的選票,

過去20年來,

每選舉一次,

照顧農民、勞工、弱勢、

青年等社會福利支出就上升一次,

目前已占台灣財政支出1∕3以上,

大大排擠重大建設。

結果餅沒有擴大,

大家只想著怎麼分配。

 

近幾年來勞資對立,

也是在這樣背景下發生的。

而企業家是少數,

一般民眾是多數,

會影響政策的,

當然是擁有選票的多數人。

難怪郭台銘在6月22日鴻海股東會上有很多牢騷,

包括

「自己雖然是重要納稅人,但又能如何?

現在選舉人比納稅人重要」。

 

雖然「沒有比民主更好的制度」

是多數國家的普世價值,

但解決分配不均之道如果只是訴諸選票民粹,

卻讓有機會創造大餅的企業與個人發展受挫,

恐怕絕非對症下藥。

 

英國脫歐通過後,

不少倫敦年輕人嘶吼,

「老人偷走我們的未來」,

許多財經專家也解讀,

這雖是弱勢者反撲,

但讓英國經濟變得更差,

受害最重的,

可能也會是這群投票贊成脫歐的人。

 

負責的政治人物

應該了解世界發展的大趨勢,

並提出正確解方,

而非一味討好選票,

輸掉我們的未來。

《遠見》訪問這麼多專家,

大家提出的解決之道,

不外乎儘快改變教育體制,

普及電腦教學,

讓科技成為

最重要的通識教育、鼓勵創業等。

本期越洋報導矽谷,

那裡沒有不景氣,

年輕人起薪12萬美元,

它的發展影響全世界,

才是我們要關注的。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更多內容請參考最新一期雜誌

《遠見 7月號/2016第361期》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始終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 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 透過嚴謹專業精神和流暢生動的文字, 致力於普及國際知識,提升進取的世界觀。

《遠見》雜誌始終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 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 透過嚴謹專業精神和流暢生動的文字, 致力於普及國際知識,提升進取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