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風傳媒)
台灣年輕人真的是爛草莓嗎?
在這個低薪時代
有兩個年輕人勇於創業
突破薪酸的工資設定
堅持展現 MIT 服飾的名號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台灣年輕人自創
新牛仔品牌「denward」
強調台灣製造具國際水準
青年創業風潮在全球持續延燒!
台灣有兩位自台大商研所畢業的年輕人
陳裕林、曾柏澔自創全新牛仔品牌「denward」
以一條強調台灣製造
擁有最舒適彈性的牛仔褲打響名號
產品除了保有台灣師傅老練的技術外
產品所需的材料及配件
也都找國內頂尖的在地產業配合
產品不僅充滿年輕時尚風格
也非常的靈活且多元化
他們意圖開發一個具
國際水準的時尚牛仔品牌
denward 產品目前亦在
國際知名募資平台 Kickstarter 上
向全球的人們展現 MIT 的服飾
面對台灣紡織業面臨困境
興起自行設計牛仔服飾的念頭
談及創業源起
品牌創辦人之一的陳裕林
家中經營傳統布料製造外銷
從小對於布料及服裝設計有相當的敏銳度
加上自己也很喜歡穿牛仔褲
同時也深感台灣牛仔布料品質優良
但國際大廠卻不使用台灣布料
也看見台灣的紡織產業
目前正面臨全球競爭的困境
亟需一股創新的動力與潮流入注
因此 2014 年還在學時
他就興起自行開發設計牛仔服飾的念頭
並與好友曾柏澔利用群眾募資平台 FlyingV
在短短兩個月內,募集了將進將近 52 萬元
不但遠遠高於當初設立的 10 萬元目標
還創下台灣群眾募資史上服飾類
最高金額的創業資金
他們決定放手一搏
自創一個專屬於台灣的牛仔品牌
堅持全部 MIT 的牛仔褲
合作對象都是台灣在地的廠商
曾柏澔說,當初會設立 10 萬元為目標
是因為兩人很有決心與誠意
希望把這件事做好、也能吸引認同者的注意
並沒有很在意金額的多寡
但結果卻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的好
不僅募得高額的款項
也讓產品及品牌被許多人看見了
因此兩人畢業後決定創業
除了與設計師合作
也時常提供自己的創意與想法
創業初期他們花了很大的時間與心思
尋找台灣各地的布商、製造工廠
甚至鈕扣的供應商等
每一處的細節都非常的用心
希望打造一件最優質的牛仔服飾
他們更堅持每一個合作對象
都是台灣在地的廠商
創造一條真正 Made in Taiwan 的牛仔褲
至於品牌名稱「denward」
則取自丹寧布「denim」
及象徵前進的「forward」的結合
也正好與陳裕林(Daniel)及
曾柏澔(Howard)的英文名字相近
而「denim」與「forward」兩字
也有不斷向前進
將品牌帶出台灣走出傳統的意涵存在
目前他們開發的商品不只是牛仔褲
還有以牛仔布料為主的服飾配件
如牛仔襯衫、牛仔裙、棒球帽、外套、提袋等
銷售涵蓋網路與實體店面
銷售通路方面,曾柏澔表示
因為是從網路募資平台起家
所以也以網路為主要通路
但近來也開始嘗試實體店面銷售
像去年曾在新光三越百貨
設立 16 天的快閃店
而近期則在華山文創園區設立
短期的品牌概念店
受許多來自各國的年輕人的喜愛
兩位專注、熱情的台灣青年
不但打造了一條專屬於台灣的牛仔褲
也創造了一個強調 Made in Taiwan 精神的牛仔品牌
對於未來曾柏澔說
他希望能持續創造品牌的價值
讓全世界的人想到牛仔褲
不再只是想到 Levi’s、Wrangler 等
還知道來自台灣的 denward 這個品牌
陳裕林則說,除了希望產品銷售穩定成長
也希望能吸引更多國外代理商
盡快擴展海外市場
並幫助台灣的傳統紡織業轉型升級
產生創新動力的附加價值
在現有競爭者這麼多的市場
開闢新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政府能適當的幫助
或許能加速產業轉型
本文由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授權轉載
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