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乾旱威脅,黃豆週五收漲
由於歐盟玉米產量預估將創下15年新低,同時進口需求大增,上週五(11/25)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黃豆期貨均上漲;小麥則因價格低廉的俄羅斯小麥湧向出口市場,使價格下跌。
黃豆價格變動(1436.25,+0.02%)
相關商品:期街口S&P黃豆(00693U)11/25淨值25.78元。
相關消息
- 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地區,近年來的乾旱導致水庫水位下降,以及重要的冰川消退。乾旱影響了小麥和黃豆等作物,包括今年的主要穀物生產國阿根廷。
- 據路透社報導,阿根廷週五宣佈在年底前對黃豆出口帶來的美元實行更寬鬆的匯率,以尋求加快其主要經濟作物的出口,並為央行金庫帶來急需的美元。黃豆及其衍生品兌 230 比索的匯率將從週一開始。目前,官方匯率徘徊在 165 比索左右。
- 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的數據,截至 11 月 18 日的一週,乙醇產量猛增,庫存攀升。EIA 在一份報告中稱,上週生物燃料的產量增加到平均每天 104.1 萬桶,這高於前一週的 101.1 萬桶。乙醇庫存也有所增加,在截至 11 月 18 日的 7 天內達到 2,282.9 萬桶。EIA 在其報告中稱,這高於一週前的 2,129.8 萬桶,也是自 10 月 21 日以來最高的庫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