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聊天常聽到,又有同學移民國外!台灣繼續流失人才,將發生嚴重的...太可怕了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 2016-05-10 10:53
  • 更新:2016-05-24 17:27

最近聊天常聽到,又有同學移民國外!台灣繼續流失人才,將發生嚴重的...太可怕了

(圖/shutterstock)

 

 

這兩天

看了兩篇報導

還有一個事件

讓我對國家人才問題的憂心又浮現上來。

這兩篇報導

 

第一篇是風傳媒的

重用『亂黨份子』改革黨務 

洪秀柱找回失落的五年級

 

另一篇則是TVBS

創黨30年再執政 

綠幕僚世代浮出

 

事件則是

僑委會的一個科長

對警察擺官威的壓鬧騰。

 

這三個事情

表面上或許不甚相關

但核心都是關於「人才」。

 

國家人才不斷流失下

將發生什麼事呢?

 

(贊助商連結...)

 

 

國民黨一向排資論輩

不像民進黨那般的機會多。

兩黨對於人的培養

確實也造就了

現在政治的現實與結果。

然而無論是

所謂「亂檔份子」抑或「幕僚世代」

事實上我都沒太多的信任與興趣。

因為這樣的培養

如果用老共的話來講

兩邊搞出來的都是

「高上大」的一群政治團夥。

( 註:高上大:高端、大氣、上檔次 )

最後到了國家層級就會連

素質不高卻爆走的事務官都壓不住!

 

 

 

我們的國家太重政治了

從李登輝起

在人才培養端

就已經連大清朝都比不上了

甚至根本沒在做...

我們培養的人才通通都是「選舉的人才」

至於「治國的人才」?

抱歉,沒有。

 

不相信嗎?

讓我們回到318那個時間點。

 

 

 

國家級的談判

所有的目光

卻都聚焦在懶人包的胡說八道

學生們的是非不分

學運領袖的狗屁倒灶

然後講談判的結果賣台、叛國。

但如今呢?

 

不但服貿要、貨貿更要

連兩岸監督條例都基本原則同一套。

 

那麼我們要問

當初這一批

為這協定代表國家去跟對方談判的公務員

如今安在?

 

 

他們那時用心用力地

去談出一個

相對而言條件好的貿易協定

卻被污衊成那個德行

而且全然是政治性的栽贓

 

這能是一個國家培養與對待人才的方式?

這樣的環境裡能搞得出人才?

之後要重啟談判

什麼人要真的為這樣的國家社會賣命賣力?

 

 

 

我們生存的環境

就是一個大島

自古以來就封閉自我

且必須承受外力不斷的挑戰。

這都必須仰賴足夠專業的人才

更直白一點兒說

這裡應該是把「政治正確」消除

專心於「專業正確」的社會。

唯有如此,國家的人才才能生成

國家的生存才不是問題。

但,我們是倒過來幹。

 

 

我們在過去三十年

自以為追求的民主

事實卻是只追求選舉。

一個以選舉為尚的小國家

搞得就只能是茶壺裡的風暴。

 

政黨對於人才評鑑

拉拔的衡量標準

就是選舉而已。

能夠套進去的,就是人才

不能的,就一邊站。

 

 

 

「鐵打的單位流水的官」

從民選官開始

越來越沒有人

真正瞭解公務過程、基礎問題

然後再加上為了選贏

什麼鬼話都能講

什麼謠言都敢造

一旦上了台

問題不但無法解決

甚至連面對都有困難

因此情況只能更加惡化。

台北市選了個純選舉的市長

不就是最近最鮮活的悲劇!

 

 

這樣搞出來的能叫人才嗎?

都接了班,國家會進步嗎?

答案是否定的

事實則是連生存都成了問題!

 

而以這種樣子的民選官為首

下頭的常任官

不是被政治正確的絕對性壓掉

就是根本也不需要拿出多少專業來

反正討老闆歡心就好了

哪裡會有所謂的素質?

 

於是乎,國家從根爛掉。

 

 

 

一個小小的科長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

政權更替而焦慮

買個小籠包違停

正常來講接張罰單就算了

結果竟然是拿名片

嗆一樣是公務員的警察說

他官到可以管人家整個局。

一般而言薦任九職等的科長

為什麼會認為自己可以比

為簡任十職等的警分局長?

如果因為「資深」

那都是 簡任官 了還在幹科長

自己豈非更需要自省?

 

 

 

從政黨到政府

所謂的「人民頭家」們

是不是該想想

我們賦予他們權力的過程中

自己是不是根本沒替自己

找到能做事與解決問題

讓明天能更好的人?

而面對這樣根本性個問題

我們還能只靠選舉去解決嗎?

 

 

延伸閱讀:

 

 

每次朋友問我這次選舉要投誰

都只能無奈的回答

不管選誰都一樣不是嘛...

 

本文由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想看更多 投資誌 的精彩內容

歡迎將我們 加為好友 唷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給你最新、最實用的新知 網站:http://gr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