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恭:新世代「老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Money錢

Money錢

  • 2016-04-15 13:24
  • 更新:2018-07-17 09:31

陳亮恭:新世代「老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圖/shutterstock)

 

 

當我們在探討與推估

未來高齡者的照護需求時

都有一個常見的假設

未來的老人與我們眼前看到的老人

有著相同的樣貌

因此推估

照護需求與健保支出的曲線都是直線上漲

但新世代的「老人」

(這個名詞的使用在未來可能會漸有爭議)

卻極可能翻轉我們對於未來世界的想像。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回顧社會上的各項活動

你會發現

高齡長者不單單只是

社會中被照顧的人群

更是有能力照顧別人的人

看看散布在社區的各個慈濟資源回收站志工

災難事件發生時出錢、出力最多的人

幾乎都是白髮蒼蒼的長者。

 

年長者

對社會經濟的貢獻超乎想像

 

2013年

蘇格蘭財政部長公開指出

如果高齡者不再參與志工來服務社會

許多社會上的公益團體可能都無法生存

這是對於高齡者參與社會及服務社會的肯定

更重要的是這些高齡者在公益團體的奉獻

所呈現的是另一種社會生產力。

 

 

戰後嬰兒潮世代

已經邁入「法定老人」(65歲以上)期

然而

他們大多維持健康、有較好的教育

也有健康強壯的身體

因此許多長者仍積極參與社會

也不需要政府任何的照顧服務支持。

 

一般來說

年齡的增長固然會增加照顧服務的需求

以及社會福利的支出

不過

卻有越來越多的長輩

不僅不太需要政府提供的照顧

反而仍持續貢獻社會,為社會付出。

 

 

 

2011年英國《衛報》

專欄作家David Brindle

在一份以高齡世代

為主題的研究報告中指出

 

高齡者應該被視為「社會資產」

而非「社會消耗品」

為高齡者的社會形象提出正面的論述。

 

該研究主要是分析高齡世代

在現代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

他將高齡者相關的稅收、購買力、

照顧責任與志工付出等等合併計算

發現高齡世代對整個英國社會的貢獻

比國家預算支出在高齡者身上

足足高出400億英鎊。

 

 

 

報告也指出

2030年當整個戰後嬰兒潮世代

都進入退休階段的時候

他們對於英國經濟的貢獻

可能每年會高達750億英鎊

而這些長輩也將更加健康與活躍

對於正式或非正式的社會志工

乃至於參與正式的有給薪工作都會明顯提升

對於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影響力將會更大。

更何況他們將掌握這社會中大多數的財富

擁有極強的購買力

對於社會的貢獻也更大。

老人不再是印象中的「老古董」

 

 

 

研究調查發現

高齡者在一般媒體的形象中

常常是需要協助、照顧、

體弱多病、老態龍鍾的樣貌

也牽動社會對於長輩的既定印象。

雖然英國的調查指出

現今長輩的樣貌早與社會既定形象不同

但是

高齡者主觀的感受卻常常不如他們對社會的貢獻。

 

2011年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指出

社會中許多高齡長者表示

他們身處以年輕人為主的社會中

一大半的高齡者覺得自己未被重視。

 

 

 

近半的長輩表示

已經不記得前次有人問他的意見是什麼時候了。

但許多高齡者並非「落伍的老人」

他們追求時尚、擁有個人生活、且活躍參與社會。

 

社會可能還未完全察覺此一現象

所謂的「老人」

已不再是你我印象中「跟不上時代」、

「學習停滯」的「老古董」

他們健康、陽光、使用網際網路、

智慧手機、平板、乃至各式電子產品

也希望被徵詢意見

與青壯年人口絲毫無異。

 

 

 

重塑並珍視長者

在未來社會的角色

媒體所描述的長者形象

對於社會大眾有很深遠的影響。

世界著名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曾有篇研究

是將電視影集中CPR的成功率

與實際醫療場域中CPR的成功率做比較

結果發現電視影集中的CPR

高達7成左右可以成功將病患救回

而醫院實際進行的CPR

卻只有大約2成的病患可以被救回。

 

該研究指出

電視媒體對於CPR所傳遞的訊息

可能會令很多民眾在面臨急救時

有著根深蒂固的錯誤印象。

這就是媒體的力量。

 

 

 

而當我們回顧過去

媒體對於高齡長者的報導

似乎也有類似的狀況

這對於社會的整體發展並沒有好處。

2025年時

台灣的高齡長者已逾20%

屆時我們將無法忽略

這高達五分之一的人口對於社會的貢獻

也無法再以社會負擔的角度來看待他們。

 

重塑社會對於高齡者的形象

珍視他們的貢獻與經濟力

才是正確的做法。

 

 

 

現在的長輩

真的都會替自己安排人生

也不需要小孩養

真的很厲害!

 

 

本文由 MONEY 錢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 粉絲專頁提供及時的理財要聞, 追蹤投資的賺錢線索,讓你不必煩惱會迷失在過多的資訊叢林裡, 讓你投資理財,看這些就夠了! http://www.moneynet.com.tw/index.php

Money錢 粉絲專頁提供及時的理財要聞, 追蹤投資的賺錢線索,讓你不必煩惱會迷失在過多的資訊叢林裡, 讓你投資理財,看這些就夠了! http://www.moneynet.com.tw/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