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根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
千禧年以來台灣人的商業壽險
及年金險投保率年年成長,
103 年更達到 230.6 %,
每人平均擁有 2.3 張保單。
同時,
台灣的保險滲透率達到驚人的 18.1 %,
意思是台灣人買保險的金額
對 GDP 的比率達 18.1 %。
這麼驚人的數字
那麼你真的知道自己買了什麼嗎?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保險買這麼多,
當然要定期檢視保單
(延伸閱讀:為何要定期檢視保單?)
新的一年,
正是好好回顧過往並替未來做規劃的好時機,
MY83 依據壽險公會公布的 103 年度
統計資料整理後發現:
國人平均身故給付不足
依據壽險公會資料顯示
103 年度平均身故給付為 56 萬元,
前 3 年度平均身故給付
也都落在 54-56 萬之間,
相信這數據對於許多家庭,
特別是失去經濟支柱的家庭來說,
絕對是不夠的。
壽險業近四年死亡給付 |
|||
年度 |
人數 |
金額(千元) |
平均(千元/人) |
100 |
135,325 |
73,777,153 |
545 |
101 |
143,595 |
77,191,255 |
538 |
102 |
144,445 |
79,826,648 |
553 |
103 |
158,591 |
88,755,640 |
560 |
再看去年壽險公會統計
壽險業被保險人死亡原因給付
也都落在 43 萬至 83 萬間
死亡給付最高的呼吸器官結核病
也只平均理賠 83.3 萬
如果有依據自身需求及能力來規劃保單,
相信在疾病無情奪走性命時,
也已做好準備,較能夠安心地離去。
壽險業被保險人死亡原因 |
|||
死亡原因 |
人數 |
總給付(千元) |
平均(千元/人) |
惡性腫瘤 |
63,127 |
35,956,234 |
570 |
其他 |
36,551 |
18,395,855 |
503 |
意外災害 |
19,357 |
14,006,036 |
724 |
心臟病 |
18,787 |
9,903,239 |
527 |
肺炎 |
9,222 |
4,349,970 |
472 |
腦血管疾病 |
6,110 |
3,337,306 |
546 |
肝硬化 |
3,409 |
1,807,300 |
530 |
腎炎 |
1,469 |
639,164 |
435 |
呼吸器官結核病 |
225 |
187,459 |
833 |
支氣管炎 |
334 |
173,077 |
518 |
合計 |
158,591 |
88,755,640 |
560 |
進步空間大
新的一年
就從壽險保障做足開始
不管是從上述哪一個資料來看,
都可以證明保險意識是可以再進步的,
保險的原意是為了有效地
將可能的風險轉嫁給大眾,
讓所有發生的風險都變成是可承擔的。
例如:家中經濟支柱突然離開人世,
家屬獲得的保險金
就是從其他參與保險的人而來。
最後也最重要:
壽險是給家人的保障
壽險額度 =
撫養責任花費+ 貸款或債務 - 可運用資金
和意外險不同的是,
壽險才可以轉嫁
不論是因意外或疾病所造成的死亡,
萬一不幸提早離開,
家人也有保險金可作為保障,
所以不同的人生階段,
需要的壽險額度也不相同。
身為家中經濟支柱,
有長輩及下一代要照顧,
就要考慮較高的壽險額度,
壽險額度的計算可以依據以上需求來計算,
做好保障才能更放心地享受生活。
每次保單來
都只顧著趕快繳掉
好像從來沒仔細檢查
自己買了什麼...
本文由 MY83 保險網 授權轉載,
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