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
「散戶」
在股市這個大舞台上
總扮演跑龍套的路人甲乙丙
雖然戲份有限
但也正是散戶們
才能把場面給撐起來的不是嘛?
要成為不只是填海的散戶
一定要先了解台股的這 3 大特性!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其實只要仔細觀察
台灣到處都能發現
有人在上班時間偷聽
或偷看股市行情
休息到下班時間再接著找人討論…
第 1 特性:散戶多
台灣散戶交易量
佔股市總成交量 6 成以上
如果看過《赤壁》
就會明白一部精采的大片
「沒有數不清的臨時演員是拍不成的」
散戶便是在股市這個大舞台上
當跑龍套的路人甲乙丙
很多人認為中國的散戶才較多
其實他們只是前項比例稍高於我們
後項比例僅在一成上下
至於美國跟新加坡兩項比例
了不起也只有三成左右…
第 2 特性:券商營業廳多
記憶裡
大部分區域在方圓五百公尺之內
就有一家券商
這樣的密度大概只有比 7-11 低一點
券商內的營業廳
幾乎都設有成排的座椅和大片的電視牆
廳內的散戶吃便當、聊八卦、交換名牌
櫃台裡的股票營業員
近年來越來越多是俊男美女
他們服務周到,笑容可掬
差不多也有空服員的水平
弄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裡在台灣是很尋常的現象
在國外就不容易看到了
台股的第 3 特性:解盤節目多
大家在台灣把電視打開來
隨便就有十多個鍵盤
和財經頻道全天候放送
每個來自投資顧問公司的分析師
都講得血脈噴張
不由讓人想起 2013 年熱播的《半澤直樹》裡
幾位主要演員。
其實他們呈現的方式
跟菜市場小販或電視購物頻道專員叫賣
沒有什麼不同
不過台灣人就是喜歡這一種熱烈銷售的氛圍。
台股簡直是有著
世界級的戲劇張力阿
當你認知到以上這 3 個特性:
散戶多、券商營業廳多、解盤節目多
即能掌握這個市場大部分參與者的性格了
就是「愛湊熱鬧」
其實
蔣介石在追隨孫中山先生革命過程中
曾經一度灰心喪志而在 1920 年前後到
「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做經紀人
(如同今日的營業員)
發了一筆小財
當然後來他仍然回去從事革命工作
並且最終華麗轉身為黨政軍最高領袖
於是這一段經歷也被他有意無意地抹掉了
國家元首居然做過營業員
台灣在這一點可為是舉世罕有
那麼台股有著世界級的戲劇張力
也是不足為奇了
有了這一點簡單的認識
相信你也概略了解了台股的市場運作了
連蔣介石都做過營業員...
難怪大家都說散戶是填海的
沒有真正瞭解股市
就進場的人太多了
推薦這本《 一個全職交易的投資告白 》給大家
喜歡我們的 文章嗎 ?
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團唷→ CMoney理財寶粉絲團
若無法配合附上以上資訊,請勿轉載文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