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
有能力不一定可以升遷
許多年輕氣盛、充滿理想抱負的職場新鮮人,
常常會覺得自己的能力很優異,
剛進職場,面對不同專案或任務的時候,
腦中會有許多想法,
也認為要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然而,這樣的表現不見得是好事...
讓主管信任你、喜歡你才有可能升遷!
能當上主管的人通常都是經歷比較豐富,
待在職場時間也比較久的人,
你想到的 他們或許也想過了,
他們面對的不是在一堆
有好有壞的方案中選擇一個,
而是在一堆差不多好的方案中做出抉擇。
那到底有哪些事情是比能力還重要的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讓主管對你信任,
只需要做到這三件事!
1. 不要被動等待工作,要主動爭取
不論大小事,都問問主管 : 「是否需要幫忙?」
以下的案例是真實發生的,
故事發生在一家日本廣告公司企劃室,
上個月公司業務量大增,
課長正忙得焦頭爛額,
這時候職員 A 主動問課長 :
「課長! 有沒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
課長請 A 處理例行會議的準備工作,
B 職員認為這只是無聊繁瑣的事務工作,
能不做就盡量遠離它。
然而時間一久,
A職員因為每天幫忙例行會議的工作,
和課長的關係變得很密切。
也因此掌握會議決定的各部門重大方向改變,
進而被派去做更大的專案和工作,
由此可知
關鍵在於,
即使是別人覺得不起眼、
麻煩而想逃避的工作,
都應該要積極爭取。
因為這些小機會可以讓你獲得長官對你的信任,
也可以幫你帶來更大的機會。
2.別總是為自己找藉口
許多人都有跑馬拉松的經驗,
每當跑到上氣不接下氣,
腳底板痠痛、腳後跟被磨破時,
意志不堅定的人會給自己很多放棄的理由,
「腳受傷」、「下大雨」、「鞋子不合腳」等等。
或是自動把目標降低,
從 10 公里變 5 公里,
但也有許多業餘的選手,
即使花了很長的時間,
最終他們還是跑到終點了。
其中最大的差別就是 他們是否有覺悟,
有覺悟並下定決心的人,
才不會為自己找藉口。
在職場也是一樣的道理,
若遇到很難達成的目標,
有人會把工作推給他人,
有人會抱怨主管給的標準太不合理,
有人會抱怨自己資源太少,
有人會自動降低標準。
主管喜歡的不是找藉口的人,
而是盡可能達成目標的人。
3. 別總是想著自己
真心為別人好,才可以被信任
日本江戶時代的儒學家佐藤一齋
曾在他的著作《言志四錄》中寫到:
「為人處事,縱然有理,
但其中若存有一絲利己之私,
就會在道理上造成瑕疵,而無法伸張。」
簡單來說就是,
無論你說得多麼正確,
只要被人看穿「是為了自己」,
即便只有一點私心,
對方也不會心悅誠服,
而且不信任你。
有人會反駁,
畢竟在商場上好像沒有慾望,
就失去進步的動力了。
而且人本來就是自私的吧?
然而事實是 在這個世界上 ,
沒有人可以只靠自己的力量活著,
在商場上更是需要許多他人的互助合作,
才可以永續經營,
若失去他人的信賴, 其實很難成功。
因此,不論是主管溝通,
或是和其他部門合作,
別只想到自己。
不要為了衝自己的業績
而向同事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不要為了自己的方便而影響全團隊的表現。
看更多好文,提升你的職場競爭力:
- 只有 自律,才能過上理想的生活!年收破億職場女強人:想成功,除了對自己狠 沒有別的方式
- 職場上,不要期待會有人教你! 你不是學生,也沒有老師,不要再等別人 幫你「畫重點」!
- 先保護好自己,再去相信別人! 職場生存法則:別傻傻的 把每個同事都當成「好朋友」...
本文參考自:《這樣做事,你就不會被盯到死:掌握自主權的工作技術》
作者:小倉廣;譯者: 葉冰婷;出版社:大樂文化
(本文為 CMoney 編輯、撰寫,
本文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
(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