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風險
從資產配置開始
198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詹姆斯·托賓說「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
這句話意思是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
畢竟如果籃子打翻,雞蛋就全碎了~
而在股票投資上,
是指將資金分配在多種產業上,
而這些產業的報酬率
相互之間的關聯性比較低,
以達分散風險的目的,
這樣做既可以降低風險,又不會損及收益。
分散風險,但績效卻越差?
實務上,許多人遵照了這個原則,
但實際上並沒有起到降低投資風險的目的,
虧的時候確實少虧了一些,
但漲的時候卻賺不到錢,
甚至有時候還出現虧得比別人更多??
會出現如此狀況,
有兩項原因 :
1. 分散太多的籃子(過度分散)
2. 籃子都是同一種(同質性太高)
過度分散
把報酬也抵消了
我記得念書的時候,
教授說要分散風險,
最好把資金分開投入到不同的資產,
股票投一點、債券投一點、基金投一點,
然後股票裡頭,
最好持有至少 10 個產業類別
債券也要分 公債/高收益/投資等級
基金也要分 區域 / 資產 / 國家 /股債平衡
這樣東分西分,
最終手頭上的標的可能多達 30-40 種
雖然消除了 單一資產的風險,
卻也喪失了 集中投資的效益,
最終跑出一個 要好不好,要差不差的績效,
甚至去買 ETF 還更加省力。
散戶持股絕不超過 10 檔
持股的數量要根據自己能耐,
畢竟不是買了就放著擺爛,
還是需要定期追蹤關注,
而對一般人來說,
10 檔以上就非常吃力,
甚至我認為最有效的規模是 4-5 檔
但這必須要有一些前提,
就是同質性不能太高!!
同質性太高
風險反而越推越高
在股市投資裡,
新手常犯的錯誤之一,就是同質分散
什麼是同質分散 ? 舉例最快
王小明聽了專家的話,
持股要 4-5 檔,
於是他選了
2 檔金控股 : 兆豐金、玉山金
1 檔證券股 : 元大證
2 檔營建股 : 興富發、遠雄
但卻忽略了同質性的影響
營建股與金融股
相關係數既然那麼高
營建股與證券股的相關係數 = 0.71
營建股與金控股的相關係數 = 0.7
金控股與證券股的相關係數 = 0.8
也就表示其實這 5 檔股票,
儘管產業不盡相同,
但漲跌方向卻異常的高度相關,
這樣的投資組合分散,
並沒有達到太大程度的風險分散效果。
什麼是相關係數?
數值又表示什麼?
「相關係數」可反映兩個變數之間的
「相互關係」及其「相關方向」
數值介於 -1~1
舉個例子最容易懂
我們常常講 大盤跟台積電是連動的,
台積電漲、大盤就會漲、
台積電跌、大盤就會跌,
因此台積電與大盤的相關係數很高,
假設兩者相關係數為" 1 "
就表示兩者連動性幾乎一致,
假設兩者相關係數為" 0.5 "
可能就表示 台積電漲,
大盤可能會漲,但不一定會漲。
反之,假設兩者相關係數為 "-1"
就表示台積電跌,大盤就漲
台積電漲,大盤就跌~
同理如果相關係數為" 0 "
就表示台積電漲或跌,
完全跟大盤漲或跌無相關!!
但這邊要特別注意一點,
就是相關係數只能衡量 "方向"
不能衡量 "程度",
意思就是無法衡量 台積電漲 1% 時,
大盤會漲幾 %,
不過我們也不需要知道~
只要不要所有資產都同方向下跌,
就可以很大程度迴避大幅虧損危機!!
對散戶而言
好的資產配置要這樣做
在解釋完分散風險的兩個重點後,
我們了解到資產配置,
過度分散不好,同質性太高也不好,
因此在一般人有限的精力下,
持股 4-5 檔、分散 2-3 個產業最好
或者變通一下
持股 10 檔以內、分散 4-6 個產業
每個產業不超過 3 檔
且產業與產業之間的連動性(相關係數)
也不能過高,相關係數大小
雖然沒有絕對的標準,
但我認為不應該超過 " 0.7 "
低於 0.5 的話更好。
具體該怎麼做 ?
以我本身為例示範
首先我不是一般人,
因為我有非常好的工具,
平常也花了大量時間在研究
因此我的持股檔數約為 12-15 檔
分散 8 個產業,分別是
壽險業 : 2 檔
銀行業 : 2 檔
生技業 : 3 檔
半導體設計 : 2 檔
半導體封測 : 2 檔
紡織纖維 : 2 檔
塑膠 : 1 檔
汽車零組件 : 1 檔
且彼此的產業相關係數並不高,
以下是我的產業相關係數表
除了銀行與保險業超過 0.7 以外,
其餘都在 0.7 以下,接近 0.5 左右
對此我個人是非常滿意~
有趣的數據
Q1: 與大盤最相關的產業是?
Ans : 金控業,相關係數 0.85
Q2: 與大盤最不相關的產業是?
Ans : 電信服務業,相關係數 0.46
Q3: 彼此最不相關的兩個產業?
Ans : 電信服務 與 遊戲軟體or太陽能,相關係數僅有 0.13
相關係數哪裡找?
雲端試算表送給你
20 年數據計算,
70 個產業類別,
讓你自己查看投資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