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站在他人的角度想想
我們總是很容易,以自己的觀點,
斷言他人的作為。
卻沒有想過,自己根本不是他,
不了解、不曾懂過他,
又有何資格去輕易地指責他人?
遇到事,不要輕易斷言是他人的錯,
遇到他人令你不適的作為,
請多想想,他人或許會有的苦衷,
不要不小心,自以為站在正確的角度,
反而傷害了無辜的人...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他人的苦衷你無法輕易看到
一位醫生在接到緊急手術的電話後,
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醫院並換上手術服,
男孩的父親失控地對他喊道:
“你怎麼這麼晚才來?
你難道不知道我兒子正處在危險中嗎?
你怎麼一點責任心都沒有。”
醫生淡然地笑著說:
“很抱歉,剛剛我不在醫院,
接到電話就馬上趕來了,您冷靜一下。”
“冷靜?如果手術室裡躺著的是你的兒子,
你能冷靜嗎?如果現在你的兒子死了,
你會怎麼樣?”男孩的父親憤怒地說。
醫生又淡然地笑著說:
“我會默念阿彌陀佛
‘我們從塵土中來,也都歸於塵土’
請為你的兒子祈禱吧!”
男孩的父親憤憤的說:
“當一個人對別人的生死漠不關心時,才會這樣說。”
幾個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
醫生高興地從手術室走出來,
對男孩的父親說:“謝天謝地,你的兒子得救了!”
還沒有等到男孩的父親答話,他便匆匆離去,
並說:“如果有問題,你可以問護士!”
“他怎麼如此傲慢?
連我問問兒子的情況這幾分鐘的時間他都等不了嗎?”
男孩的父親對護士憤憤不平地說道。
護士的眼淚一下子就流出來了:
“他的兒子昨天在交通事故中身亡了,
我們叫他來為你的兒子做手術的時候,
他正在去殯儀館的路上,
現在,他救活了你的兒子,
要趕去完成他兒子的葬禮。”
換一個角度,體諒別人的難處
別人的生活發生了什麼,
他們正在經歷著怎樣的波折和磨難,
站在自我立場的你可能並不知曉,
你所看見的只是表像而已。
換一個角度,你會發現,
並不是只有你是這個世界的主角。
千人千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裡的主角,
不管故事是平淡無奇,還是曲折坎坷,
每個人都已經歷不同的故事,
或悲傷或幸福。
人生無常,誰都會有眼淚有悲傷,
我們要學會欣賞和悲憫,學會善待他人。
不要輕易指責別人,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智慧,
去知道別人生活裡的喜怒哀樂、
去真正體諒別人的酸甜苦辣。
每個人因立場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
很難瞭解對方的感受。
所以,不要一味的隨意去指責批評,
否則會給別人帶來傷害。
包容他人,也是在成就自己
一個真正的有文化修養的人,
能夠用“慈悲心和包容心”去成就別人,
其實也是在成就自己。
一個從“現象”中,
就能得知自己怎麼解脫的人,
才是真正的懂得自我修養的人。
想想我們,
經歷的心路歷程的苦,才能知道他人的苦。
想想我們,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傷感和苦楚,
就知道他人的生活裡其實也有一樣的內容,
也一樣在人生的路上經歷風風雨雨。
想想我們,是怎樣從坎坷中走過的,
就知道別人是怎樣從坎坷和磨難中走過的。
一個真正的懂得自我修養的人,
應當懂得“語之用與害”,
懂得不以自己的角度去單方面的看待問題,
這樣人與人之間的傷害就會減少很多。
佛語雲: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這是何等的境界,其實做到這一點並不難,
做到善待他人、體諒他人,
便能在這世俗的世界中得到內心的寧靜;
有句話說得好:
“幸福並不取決於財富、權利和容貌,
而是取決於你和周圍人的相處。”
包容、理解、體貼,
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最重要的橋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