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一年之際在於春,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新的一年,許多人都開始嶄新的年度計畫,設下年度目標
但在前進的過程中,難免遇到許多挫折和失敗
有些人能夠堅持下去,但也有不少人半途而廢
同樣的計畫,不同的態度,就創造出不同結果
創業家「火星爺爺」許榮宏,與大家分享成功之道
火星爺爺在一次演講場合中
談到一個主題:「別只看沒有,向你的困境借東西」
八分多鐘的影片,在 YouTube 頻道上
點閱率超過九十五萬次,廣受網民好評
到底他的成功之道是甚麼呢 ?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贊助商連結)
從小罹患小兒麻痹,因而雙腳萎縮
自己的「不一樣」,讓他學會換個心態思考
看到火星爺爺的第一眼,年輕的外表
雙手拄著拐杖,雙腳因兒時罹患小兒麻痹而萎縮
但講台上散發出的無比自信
不自覺牽動著觀眾每一個呼吸
今年四十多歲的火星爺爺,擁有年輕人的聲線
談話中散發出清晰的邏輯,讓人忍不住仔細聆聽
談到小時候的過往「我從小就發現自己和別人不一樣
因為七歲之前,我都在地上爬
直到後來在家人教導下,慢慢地學習走路
我記得,小時候我總是在家等哥哥姊姊放學
然後推著娃娃車,帶我出去玩。」火星爺爺說
拋棄眼前的不足,才能看得更遠
雖然行動力比不上其他人
但上帝關了一扇門,必定會開啟另一扇窗
火星爺爺對念書特別有興趣,也格外努力
最後順利的拿到了研究所學位
每個人的出生都不見得十全十美,火星爺爺發現
許多人在沒有好的條件和環境之下,就會開始埋怨
但是若將時間花在對抗這些抱怨上
反而會消耗自己的能量
換個心態思考,如果能拋棄眼前的不足
轉換心態,對事情的幫助可能更多
創新 : 是把「不能」變成「能」
忘記限制,反而會是嶄新的機會
現代生活中,事事講求創意、創新
但創新到底該從何開始?
火星爺爺透露,他在課程中會問大家
鉛筆可以做什麼,請每個人列出五到十個功能
同時寫出鉛筆不能做什麼,也列出答案
從這個過程發現
大家對於鉛筆能做的事,可以寫出很多可能
但對於鉛筆不能做什麼,卻常常想不出來
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顯示很多人都被侷限了
其實鉛筆不能做的事,遠比可以做的事,多到不能想像
「舉例來說,鉛筆不能當鬧鐘、不能刷牙,也不能煮飯等
對我來說,把一件事情的『不能』變成『能』
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火星爺爺說
因為 Google 去問眼鏡不能做什麼
因此創造出 Google 眼鏡
Apple 去問手錶不能做什麼
因此 Apple Watch 誕生
這些過程就是把「不能」變成「能」
其實,人類的演化過程,就是一部把不能變成能的歷史
「假設我今天發明了一枝鉛筆,當我用鉛筆寫下社長的名字
此時社長的手機便響了,成為一枝可以打電話的鉛筆
試問,這樣是不是很酷呢?」火星爺爺笑著說
你的答案跟許多人一樣時,
就欠缺了「獨特」的價值 !
完成別人無法做到的事,為自己創造「獨特價值」
創新的觀念同樣可運用在職場上
火星爺爺指出,若在職場中
一直在做別人也可以完成的事,相信你的價值就不會太高
因此,要創造自己獨特的價值
應該思考,要如何完成別人無法做到的事
想辦法把不能變成能
若能達到此境界,便能奠定不可取代的地位
他認為,「不能」就像是一位等待被喚醒的睡美人
它一定會有醒過來的一天
火星爺爺離開職場後
開始創業之路,推廣《如何激發大創意》課程
他透露,在課堂中常透過遊戲,來幫助大家學習
有個題目是,若今天有一個飛靶場
裡面的飛靶是用黏土做成,而飛靶場旁邊就是一個花圃
每當飛靶一發射,就會把花圃弄得亂七八糟
若你是飛靶場老闆,應該怎麼做呢?
火星爺爺說,許多人第一個答案是
用肥料做成飛靶,當飛靶射出時,就可以順便施肥
但其實,當你發現
你的答案跟許多人一樣時,就欠缺了獨特的價值
因此反而應該拋棄這樣的想法
「若是大家都往同一個方向去,就會像過年的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很寬敞,但當所有人都開車上去
寬敞的道路立刻變成摸乳巷。」火星爺爺說
別只看「沒有」,向你的困境借東西
從中創造出新的價值,走出人生新局 !
火星爺爺在演講上說過
有時候解決問題時,要和「沒有」借東西,他分享
他做專案時有一個習慣,會參考過去別人的經驗
假設是辦記者會,會列出別人有什麼要素
然後,自己再列出別人沒有提到的東西
最少三十個,在這之中,一定有一兩個會有強烈特色
放進去專案中,便常常達到引人矚目的效果
他舉例說明
他曾經看過一個國小游泳池貼出公告說
若女孩們敢在星期六穿比基尼進場游泳,就可以免費入場
他認為,游泳池很厲害,竟然向夜店「借東西」
參考了夜店「比基尼之夜」的想法
某個星期六,他特地到游泳池游泳
當下的場景讓他難以忘懷,因為游泳池滿滿都是人
但全都是男生,沒有任何一個穿著比基尼的女生
游泳池達成了吸引人的目的
不過
火星爺爺提醒,雖然新的價值可以驚豔消費者
但任何創意都需要考量是否是客戶想要的,才是重點
微小的持續,比偉大的開始更重要
太過困難的目標,容易在過程中把熱情消耗殆盡
火星爺爺分享另一個例子,有一個數學問題是
兩個人準備跑馬拉松,一人每天要跑五公里
另一人每天跑一公里,三十天後,兩人會跑多遠?
很多人的答案是分別跑一百五十和三十公里
但真實情況是
跑五公里的人,到第三天就疲憊的放棄了
跑一公里的人,卻輕易地達成,甚至可以多跑幾公里
最後一個人跑十五公里,另一個人跑了三十七公里
這個故事傳達的意義是,在完成夢想的路上
微小的持續比偉大的開始更重要
火星爺爺認為,年輕人圓夢,不用急切於偉大的開始
因為太過困難的目標,容易在過程中把熱情消耗殆盡
「阻礙」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
限制的存在,是用來考驗我們有多渴望
他回憶起出版第一本書的經歷
當時沒有名氣、地位,開始在網路個人新聞台連載寫文章
「我當時寫到第七篇時停下來,
不久後網友開始急切詢問第八、九篇何時刊登
在這樣蹲點的壓力下,竟然就克服惰性,誕生出第一本書。」
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總是需要克服人的惰性
因此,可以試著創造出「生態系統」,找出一些壓力
無論是環境或人的推動,來激勵自己的腳步。
火星爺爺勉勵大家,人生就好比打電動
總會遇到許多魔王,這些魔王是用來磨練我們
許多限制的存在,是用來考驗我們有多渴望去穿越
成為步向成功必經的過程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