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急著「以和為貴」,衝突也是一種機會

《換日線》

《換日線》

  • 2016-03-04 16:05
  • 更新:2018-07-17 09:31

先別急著「以和為貴」,衝突也是一種機會

(圖/shutterstock)

 

文/丁乃雲 授權自 換日線

 

中國人講究以和為貴。

 

多半我們工作時最不喜歡的應該就是衝突了。

跟同事的衝突、跟主管的衝突、

跟合作夥伴的衝突、跟行業競爭者的衝突,

應該都不是任何人每天上班時所期待碰到的狀況。

 

但是,再怎麼完美、再準備的多麼完善,

都沒有辦法永永遠遠的避免衝突。

 

趕緊接下去看看…

 

(贊助商連結…)

 

可能面對的衝突多了(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每天那個品牌、那個客戶不高興是很常見的),

也可能是自我嘲諷,這幾個月來,

我對衝突有新的見解,在這裡分享一下。

從我先生到我同事都取笑我太為正面。

看看你是否也如此覺得?

 

我最近領會到,衝突其實是一個機會。

一個怎麼樣的機會呢?

它是一個了解彼此的機會。

 

為甚麼這樣說?

想想,通常為甚麼會有衝突?

衝突暴露出了什麼?

我覺得衝突暴露出的是立場或理念的不同。

而且,衝突反應出的,往往不只是當下的摩擦,

而是之前至今所累積的某種分歧。

 

所以衝突是好的。

因為衝突來了,代表某方面的分歧或誤解

被部分的或全面的釋放出來。

這是一個好的機會,因為靠著衝突,

一個給彼此磨合的契機來了。

 

我是不是真的太樂觀了?

呵呵。不過我真的是這樣覺得的。

 

這不代表我心胸寬大、

或是碰到衝突的時候慈悲為懷。

這只代表我面對衝突的時候,

帶的那股勁不只是如何打贏這場仗,

或是如何證明對方我是對的。

我盡可能的情況下,

會帶著好奇心進入這場衝突,

抱著去了解分歧點和尋找答案的態度,

跟對方磨合。我滿腦子會想,

“對方為甚麼會這樣想?”

就好像要去尋找什麼答案或真理一樣。

當然有時這是很累的,

因為對方有可能很激動,

不一定會有一樣的看法或抱著一樣的態度。

但是,如果真的能找出一個

令雙方都滿意的契合點,

這能帶來很大的滿足感,

也能讓彼此的關係或合作的事情更扎實的往前推進。

 

磨合的方法很多種,

可以吵架、討論、冷戰。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的目的性。

你是要證明自己的觀點、試著了解對方、

還是解決問題?

 

 

再順著往下想,其實這說明的就是

一件事情可以有好多種看法。

我先生說匈牙利的第一個國王

St. Istvan 曾今說過,

一個多文化的國家是單文化的國家強盛的,

因為它學習要思考的面比較多,

能夠通過更多的觀點來立足和保護自己。

 

其實我覺得倒不是多文化,

而是通過分歧和思想上的不同來學習包容,

學習從不同的角度、不同人的觀點來看一件事情。

不是說你能這樣做就代表你比較聰明

或是你比較高尚。

只是,若你能抱有謙虛的態度,

從多點層面的角度來看一件事情,

可能你從中能學到的更多,

也可能你的人際關係能經營的比較和諧、長久。

 

這樣想想,其實看你怎麼對待衝突。

假如是抱有一顆寬敞的心去面對衝突,

也還是秉持中國人以和為貴的精神的。

 

本文由 換日線 授權轉載,熱門文章:

 

本文獲換日線授權轉載刊登,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編輯/ Susan ) 

《換日線》

《換日線》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 超過 40 個城市的 90 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 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 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 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換日線 Crossing 臉書官方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fref=t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 超過 40 個城市的 90 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 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 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 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換日線 Crossing 臉書官方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fr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