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6鮑爾演講內容深入解析

20220826鮑爾演講內容深入解析

鮑爾傑克遜洞年會演說:貨幣政策與物價穩定

在以往歷次傑克遜洞會議上,我曾討論過廣泛的課題,例如不斷改變的經濟結構,以及在高度不確定之下執行貨幣政策的挑戰等。今年我的演說比較短,焦點比較窄,且傳達的訊息也更直接。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當前壓倒一切的焦點,就是使通膨恢復到2%目標。

物價穩定是Fed的責任,也是經濟的基石。沒有物價穩定,經濟對任何人都發揮不了功能。特別重要的是,如果沒有物價穩定,我們將無法維持勞動市場持續強勁。高通膨將對最缺乏承擔能力的民眾,將造成最沈重的負擔。

恢復物價穩定要花一段時間,且必須大力運用我們的工具,來使需求與供給達成更佳的平衡。降低通膨可能需要在一段持續的期間內,經濟成長低於趨勢水準。

再者,勞動市場非常可能有些軟化。儘管利率升高,成長減緩,勞動市場情況趨軟,將會壓低通膨,但也會為家庭與企業帶來一些痛苦。這些都是為降低通膨所需付出的不幸代價。但若未能恢復物價穩定,將造成更大的痛苦。

美國經濟2021年因為從疫情衰退中解封,造就了空前的高成長率,而現在成長顯然正在放緩。儘管最新的經濟數據相當分歧,但我認為我們的經濟正持續展現強有力的潛在動能。勞動市場尤其強勁,但明顯失衡,勞工需求大幅度超越可用勞工的供給量。通膨遠高於2%,而高通膨持擴散至整個經濟體系。儘管7月通膨數字下降深受歡迎,但單單一個月的好轉,遠遠無法令Fed相信通膨正在下降。

我們的立場已經有意地轉為政策必須足夠緊縮,使通膨回到2%。

在7月召開的最近一次會議上,FOMC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提高到2.25-2.5%,這是6月總結經濟預測(SEP)中所估計的長期利率落點。在目前的情勢下,由於通膨遠高於2%,且勞動市場極度吃緊,我們所估計的較長期中性利率已經不是停止或暫停(升息)的位置。

7月會議的升息幅度,是在多次會議中第二度升息75基點(3碼),而且我當時曾說下次(9月)會議再一次異常大幅升息可能適當。我們現在正處於兩次會議之間的中間時段。

我們9月會議的決策完全要看所有的後續經濟數據,以及最新的展望而定。隨著貨幣政策進一步緊縮,等到了某一點時,才可能適合減緩升息速度。要恢復物價穩定,可能需要維持一段時間的緊縮政策立場。歷史紀錄證明,過早放鬆政策並不適宜。

決策委員在6月所提出的SEP中,顯示大部分委員預測在2023年底時,聯邦基金利率的中位數為略低於4%。委員們將於9月時更新他們的預測。

我們對貨幣政策的思維與決策,是植基於我們從1970與1980年代高度且動盪的通膨期,以及過去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偏低且穩定的通膨期之中,所學習到的通膨動能。我們特別從其中引申出三項重要教訓。

 

第一項教訓

就是央行能夠且應該承擔起責任,落實偏低而穩定的通膨。以往央行官員及其他人士必須對這兩點深信不疑,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可能有些奇怪,但一如前主席柏南克所述,在「大通膨時期(1970-80年代初期)」這兩項主張曾廣受質疑。今天我們認為這些問題已經解決。我們對落實物價穩定的責任是無條件的。高通膨的確是當前全球普遍的現象,而且全世界許多經濟學者所面對的通膨與美國一樣高,甚至更高。我也認為當前美國的高通膨的確是需求強勁與供給受到約束的結果,而Fed的工具主要是針對總需求。這些都不應減輕Fed落實物價穩定任務的責任。為了緩和需求,與供給做更佳的連繫,顯然還有工作要做。

 

第二項教訓

則是民眾對未來通膨的預期,隨著時間演進,將對奠定通膨路徑扮演重要角色。從多項指標來看,當前長期通膨預期顯然仍未脫序。從各項對家庭、企業及預測專家所做的調查結果,以及市場指標,也普遍認同這種看法。但並不能因此就掉以輕心,因為通膨已經遠高於目標一段時間。如果民眾預期通膨將隨著時間而走低,且維持穩定,則在沒有重大震撼的情況下,通膨確有可能隨著預期而下降。但不幸的是,如果通膨預期偏高且動盪,則通膨同樣也會跟著預期走。

在1970年代,隨著通膨升高,家庭及企業在做經濟相關決策時,認為通膨將居高不下的預期已然落地生根。通膨愈是上升,人們就愈會預期通膨將居高不下,並將這項預期深植於薪資與訂價決策之中。一如前主席伏克爾在1979年「大通膨」時期所說:「通膨有一部分是自我實現,因此要使經濟恢復到更穩定,且更有生產力,工作之一就是打斷通膨預期的執念」。

要了解實際的通膨狀況如何影響對未來通膨軌跡的預期,很管用的竅門之一,就是依循「理性忽視(rational inattention)」理論。當通膨居高不下時,家庭與企業必定密切注意通膨,並將通膨納為經濟決策的考慮因素。當通膨偏低且穩定時,則他們較有餘裕關注其他方面。前主席葛林史班就曾表示:「事實上,物價穩定意味著家庭與企業預期平均物價水準的變動微小且漸進,足以使企業與家庭在做財務決策時可能無須考慮及此」。當然目前通膨受到幾乎所有人的重視,這凸顯出當前存在一項特別重大的風險:目前高通膨持續愈久,則高通膨預期將落地生根的機率也就愈高。

 

這也引出第三項教訓

就是我們必須使通膨預期一直維持低水準,直到任務完成為止。

歷史證明,如果延誤抑制通膨的時機,則所付出的代價可能更高,因為高通膨將更加植根於工資與訂價決策之中。伏克爾能夠在1980年代初期成功地壓低通膨,是基於之前15年Fed一再嘗試壓制通膨,但結果全都失敗而得到的教訓。到最後必須採取非常緊縮的貨幣政策,以抑制通膨,並直到落實通膨偏低且穩定的前一年春天,通膨才開始下降。我們的目標是現在就採取行動來解決,以避免同樣的結果。

在我們利用各項工具來抑制通膨之際,這些教訓為我們提供了指引。我們正採取有力且迅速的行動來緩和需求,與供給做更佳的配套,並使通膨預期維持穩定。我們將堅持下去,直到我們深信任務已經完成為止。


以上是2022/08/26 鮑爾全部的演說內容,其中粗字體畫線部分是我認為演說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接下來要說明的地方。

趕快登入看看,說不定你已經可以看到完整的文章囉!

  • 觀看投資洞見文章請先登入理財寶會員呦!

最後給大家一個問題思考。歷史上有發生過壓制通膨沒讓經濟衰退嗎?如果沒有,那大家覺得美國這次有可能讓經濟不衰退並且讓通膨下降到3%以下嗎?

【免責聲明】
任何投資都有一定的風險,Allan 所有的文字、數據、資料全都僅供參考
未經付費以及本人同意,禁止擷取部分引用、改寫,以及整篇文章轉貼分享,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