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支出:企業為了獲得資產或延長資產壽命而產生的支出
並不是所有支出都會被列入資本支出,被列入的資產多屬於「長期投資」,也就是使用年限超過一年且通常不易變現,包含如專利權、智慧財產權等無形資產,與機器設備、廠房等有形資產。如果企業想要有成長,這類長期投資必不可少,擴大規模、擴充產能攸關企業未來競爭力與成長潛能,也透露企業對未來產業前景以及營收成長與否的態度,所以資本支出提高對企業未必是壞事,甚至有可能是好消息。
提高資本支出未必是壞事,但也不是萬靈丹
正處於高速成長中的企業通常伴隨高資本支出,但仍建議投資人搭配幾個指標一起參考,檢驗企業是否落實資本支出計畫並確實回收成本、貢獻收益。
1. 資本支出大幅增加,觀察計畫完成後企業是否有相應成長
許多企業於法說會時會就資本支出提高的原因做說明,也會提出投入計畫何時開始貢獻收益,投資人可就企業方提出之時程,檢視營收、EPS等是否有相應成長,檢驗企業是否落實資本支出計畫。
2.觀察資本支出變化,探究其中不尋常的走勢
資本支出的增減通常反映企業對未來產業的想像,如預期未來需求提升、訂單增加、景氣回暖等,企業就有可能擴大資本支出。例如台積電2022年1月法說會上說明「看見未來的強勁需求」,所以積極擴充產能,因此2022年資本支出提高至400到440億美元。
反之,若企業突然縮減資本支出,放緩原訂計畫,極有可能是預期未來需求放緩、避免生產過剩等因素。如力積電今年的15億資本支出有可能部分延遞至明年,產能擴充也可能延後至2024年建置完成。
投資人可從企業對資本支出的調整預見產業未來動向,適時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
3.觀察企業資本支出的資金來源,本業獲利是否足夠支撐投資?
因為台灣的財報不會單獨列出「資本支出」一項,所以投資人可以現金流量表上的「投資活動現金流」簡替之,雖有誤差但影響不太大。
首先投資人可計算資本支出率(營業活動現金流÷投資活動現金流)是否大於1,也就是營業活動現金流是否有大於投資活動現金流。
若資本支出率>1,表示企業來自本業獲利的現金足以支應資本支出所需之現金流,反之則可能表示企業本業獲利不足,需要透過融資或舉債滿足資金需求。
另外投資人也可查看該企業之自由現金流(營業活動現金流-投資活動現金流)是否大於0,自由現金流是企業可自由運用的現金,很大程度代表了企業的周轉能力,如果自由現金流為負值,可能要留意企業對風險的耐受能力下降,未來也可能有周轉問題。
在籌碼K線APP上直接看財報,不用自己慢慢搜尋啦
打開籌碼K線APP後,選定一檔感興趣的個股,點擊財報頁籤後,於左側選取現金現金流量表,重要的財務資訊就一目了然!
投資人可利用此處的營業活動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現金流量以及自由現金流量套用前述方法評估標的資本支出的狀況。
點我下載籌碼K線,關注更多股市動態👉 https://chipk.page.link/zT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