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攀高抵銷通膨見頂預期,四大指數僅道瓊獨紅
由於美國7月PPI月率優於市場預期並低於前值,加上美國7月PPI年率出現緩降趨勢,進一步舒緩市場對於通膨擔憂,同時帶動通膨觸頂的憧憬,四大指數續揚,但由於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戴利(Mary Daly仍堅稱至2022年底,聯邦基金利率應該會升至略低於3.5%的水平,並駁斥Fed將在2023突然開始降息的預期部分沖淡市場轉趨尋找2023降息的可能性,轉回「通膨觸頂回落Fed於貨幣政策上將保有彈性,不用被迫激進升息」的看法,加上10年期美債殖利率於半年線取得支撐後發力收漲3.66%,令美股盤中多方氣勢暫歇,終場跌多漲少,漲跌幅介於-0.58%~+0.08%,僅道瓊收紅。
匯市上,昨(11)日當周初請領失業金人數錄得26.2萬人,高於前值的24.8萬人,但仍低於市場預期的26.3萬人,而4周均值錄得25.2萬人,高於前值的24.75萬人,續請失業金人數錄得142.8萬人,高於市場期的140.7萬人,與前值的142萬人,其中連續請領數據上已連續4個月走揚,連帶令市場預期下半年就業市場可能放緩,加重先前各大企業凍結人事所帶來的觀望。而市場焦點的美國7月PPI月率、年率分別錄得-0.5%、9.8%,低於市場預期的0.20%、10.40%,與前值的1%、11.30%,美國7月核心PPI月率錄得0.2%,低於市場預期與前值的0.40%,年率錄得7.6%,符合市場預期並低於前值的8.4%,雖然整體仍處於歷史高檔,但仍強化通膨觸頂回落的憧憬,並令Fed在9月份升息3碼的預期進一步放緩,美元指數多空聚焦季線攻防,終場收跌0.09%,勉力收於季線上。仍延續先前「本週季線、8/2低點不宜再度跌破,如跌破多方仍宜減倉觀望」看法。
英國部分,昨(11)日英國7月三個月RICS房價指數錄得63,意外高於市場預期的60,但仍低於前值的65,市場對於升息壓抑房市的觀望續存,英鎊/美元昨(11)日雖於美元續疲的背景下一度強闖季線,但Fed於升息前景仍高於英國央行(BoE),加上美國數據上顯示通膨觸頂有利市場對於經濟復甦的憧憬升溫,對比英國仍面臨「通膨高漲、經濟破碎、天然氣入冬恐有缺口」等觀望,在未有其餘利多點火的背景下,英鎊/美元欲振乏力,終場收跌0.10%,續收於季線下方,等待今(12)日將公布的第二季度GDP數據作進一步的風向判定。但經濟面上,市場焦點持續落於入冬後可能面臨的能源危機,英國GDP表現縱然優於預期,對比美國亦不佔優勢,雖然短線因美元走疲給與反彈空間,但於能源庫存出現確實有效解決的方案前,仍宜審慎看待英鎊/美元後市。
歐元區部分,昨(11)日無重點經濟數據公布,市場焦點落於事件於美元待來的影響,於事件上,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昨(10)日表示,德國將提供價值100億歐元的稅收減免計畫,幫助勞工應對飆升的通膨,但林德納也同時提及,計畫主要旨在解決員工因為加薪以對抗通膨,卻令員工面臨更高稅務負擔的問題。結果「勞工獲得的收入基本上被更高的稅金所抵消」,由於此現象並不利於低收族群,加上歐盟對俄第五輪制裁措施中的煤炭禁運於昨(11)日生效,進一步加劇「入冬能源缺乏導致電價高漲,侵蝕家庭可支配所得進而令消費縮手」的觀望,如同英國,供給面上並無改善/取得替代來源,焦點仍落於於天然氣庫存,昨(11)日歐元/美元於站穩8/2高點後盤中再度試圖上探季線,終場收漲0.20%。於後市上,中長格局看法不變,英、歐地區經濟面仍受通膨影響相對脆弱,且「天然氣斷供不利冬季經濟」的觀望遲遲未去,除應持續關注經濟數據,於天然氣供應問題獲得改善前仍宜保守看待。
金市上,「通膨、貨幣政策」仍為中長線多空的兩大施力點,由於CPI、PPI數據陸續帶來「通膨觸頂回落」的憧憬,但由於該憧憬同步令Fed在9月份升息3碼的預期降溫,轉向「Fed保有更多貨幣政策彈性而非面對通膨被迫強勢採取升息」的看法,令金市上原先通膨帶來的支撐力道轉於疲弱,但Fed官員出言表示仍支持升息,仍部分抵銷Fed升息憧憬降溫所帶來的支撐力道,加上加上10年期美債殖利率於半年線取得支撐後發力收漲3.66%,並不利於不孳息的金市吸引資金轉入,黃金/美元於昨(11)日於盤中雖再度上探季線與1,800美元/盎司關鍵價位,但多方無力為繼,終場收跌0.1%,以1,789.55美元/盎司作收,後市看法延續,英、歐地區經濟破碎觀望仍存,有利為金市帶來支撐,短線格局因美國CPI數據公布確有回落跡象,並進一步舒緩Fed全年度升息預期,但官員表態捍衛升息前景且通膨仍居高檔,能否有效轉向尋找降息時機仍聚焦於後續經濟數據表現,操作於突破站穩季線後可留意加倉時機,失守10日線時黃金/美元走市恐轉向震盪擴底,本段反彈倉位則宜分批獲利了結,等待回落站穩再行觀察介入時機。
油市上,大環境,先前提及短線主要經濟體如英、法、德、美、中於數據表現多數不如預期,加上升息帶動融資成本增高,通膨高企令各國消費者縮減開支導致各產業需求萎縮的擔憂,隨CPI、PPT數據陸續顯示通膨有觸頂回落跡象而有所緩解。暨API、EIA庫存數據雙雙優於市場預期,沖淡駕駛旺季不旺的擔憂後,市場焦點轉向聚焦三大油報前景,其中,OPEC將2022年石油需求成長預期由先前預期340萬桶/日降至310萬桶/日,但對比IEA昨(11)日預測2022年全球石油消費由172萬桶/日升至210萬桶/日,或總消費量的約2%,成明顯對比,只是IEA同時於報告中提及,2022年底前石油庫存預計以90萬桶/日的速率膨脹,故對「供需吃緊」的大環境背景能否維持持保守態度,加上中國疫情部份多城爆發,且海南再度新增逾千確診,清零破功,且西藏、新疆到義烏實施封鎖,顯示中國於防疫執行面上仍有管控風險,於疫情明確回落前,皆限制油市需求面前景,加上昨(11)日文中提及,伊朗核協有望達成帶來伊朗原油出口前景、美國石油產量已恢復至1,210萬桶/日,美油、布油雖於昨(11)日延續反彈終場收漲2.81%、2.33%。但於確實搶回並站穩百元大關前仍宜保守看待油價反彈。後市仍維持先前看法,各國當局政策方針仍把通膨列為首要問題,油價續處高檔,仍為各國當局聯手解決的重點,而中國疫情仍有不確定性,亦不利需求前景,英、歐地區中期焦點落於天然氣庫存量。長線上,可暫以百元大壓為關鍵分水嶺。
S&P500 11大板塊跌6漲5,其中能源、金融2大板塊分別終場收漲3.19%、1.02%,表現最佳,醫療保健、非必須消費品2大板塊終場分別收跌0.71%、0.66%,表現較弱。成分股中,Devon Energy、Marathon Oil分別收漲7.34%、7.03%,表現最佳。Hanesbrands、Enphase Energy分別收跌7.70%、3.41%,表現最弱。值得留意的是,雖然OPEC油報仍持保守態度,但IEA上調2022年市場需求預期,仍機離能源相關類股走揚,且IEA於報告中點出,英、歐地區由於天然氣供應不足,大機率重演「2021年冬季煤氣轉油」以填補能源缺口的情況,且此情況預期將會持續到2023年底,而美國天然氣價格於站穩月線後再度突破短均重返多頭,價格回升至6月高檔區,且英、歐地區價格同飆的背景下,令部分資金回流拉抬天然氣相關個股,Devon Energy雖然在印象中為石油鑽井公司,但實際上產量在石油、天然氣之間相當平衡,而週二(8/9)Devon Energy宣布以18億美元的價格追加收購Eagle Ford頁岩,市場預期入冬需求推升天然氣價格重返高檔,石油價格短線亦處高檔的背景下,18億美元的收購價格對比產量增加,仍具備相當吸引力,激勵股價於昨(11)日向上跳空大漲7.34%,強勢突破季線、半年線重返多頭。尖牙股全數收黑,其中Meta跌幅0.48%,Amazon跌幅1.44%,Netflix跌幅0.58%,Apple跌幅0.44%,Alphabet跌幅0.72%。
道瓊成分股漲跌各半,Walt Disney、Chevron分別收漲4.68%、2.44%,表現最佳。Johnson & Johnson、Amgen分別收跌2.07%、1.48%,表現最弱。值得留意的是,俄勒岡州參議員Ron Wyden及其委員會,研究共和黨人在2017年通過的稅法,如何令Amgen、Merck & Co.和AbbVie等大型美國製藥商受益,以及上述公司是否一直在利用外國子公司規避稅法,而就Ron Wyden辦公室昨(11)日提供給Reuters的信件副本中得知,Ron Wyden直接致信Amgen首席執行官Robert Bradway詢問2021年Amgen共有高達7成銷售額來自美國,但僅佔美國稅前收入的28%,並同步要求Amgen在月底之前向委員會提供財務文件,以及提供可能Amgen與波多黎各當局簽署的任何稅收協議,(暗指在波多黎各提供0%稅率的協議),對此,Amgen隨後於發布的聲明中確認此事,雖尚未給予信件明確回應,但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擴大調查,仍帶來觀望,昨(11)日股價又逢7/26前高,突破無力後遭反手下殺,終場收跌1.48%,失守5日線。費半成分股漲跌各半,Micron、Microchip Technology分別收漲1.50%、0.96%,表現最佳。Lattice Semiconductor、Monolithic Power Systems終場分別收跌4.15%、2.64%,表現最弱。
矽智財、鋼鐵領軍電傳強攻,加權櫃買上探季線
由於昨(11)美國公布的PPI數據強化通膨觸頂降溫的憧憬,雖然10年期美債殖利率走揚壓抑多方表現空間,但昨(10)日台積電ADR向上跳空一度挑戰8/5前高,終場收漲0.96%,試圖完成築底型態,仍令今(11)日加權指數延續反彈力道,早盤電、金、傳全數開高後,資金由金融轉往電、傳表現,其中電子權值在台積電(2330)開高震盪壓陣多方的背景下,高價股旭準(6409)獲買盤點火,加上聯電(2303)、ABF助攻,鋼鐵、電器電纜龍頭華新(1605)領軍傳產多方,加權指數於站穩頸線(2021/05/17 15159.86點)後續往季線邁步,終場收漲91.12點,以15,288.97點作收。成交量2,070.28億。3大類股指數全數收紅,29大類股指數漲多跌少,電器電纜、玻璃陶瓷2大類股指數終場分別收漲4.51%、2.33%,表現最佳,電腦及周邊設備、水泥2大類股指數終場分別收跌0.37%、0.29%,表現最弱。OTC櫃買指數中仍由千金股領軍多方,除信驊(5274)大漲6.36%、力旺(3529)更於盤中一度強攻漲停,矽晶圓多方暫歇,寶雅(5904)於突破年線後開高續強終場收漲3.24%,加上世界(5347)、新普(6121)、大國鋼(8415)皆有表現,雖然生技仍指標藥華藥(6446)失守月線後跌幅擴大至4.79%,導致高端疫苗(6547)、合一(4743)表現乏力,漲跌幅分別為-1.12%、+0.88%,OTC櫃買指數終場收漲1.12%,順利上探季線。
延伸閱讀:《零售人流復甦,大摩連5買卡位寶雅(5904)7月營收》
(券商軟體)(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法人動向】
三大法人合計:+95.93億元
外資:+73.06億元
投信:+7.36億元
華新(1605)Q3預計認列ECP出售,股價重登月線
權值股部分,華新(1605)先前公布的1H22稅後淨利高達92.9億元,已搶創全年度歷史第三高的水準,EPS 2.71元,年增近7成,表現優異。而在客戶持續調整庫存下,7月合併營收錄得151.21億,月減2.94%,年增4.66%,7月累計合併營收1,081億,年增31.03%,單月、累計營收雙創4年同期高。於後市上,華新(1605)預期隨鎳價止跌,8~9月不鏽鋼、鎳生鐵等行情可望落底,但因售價與成本反映時間有落差,仍將導致3Q22營運成果略為季減,但也預期9 月底、10 月初會恢復正常,4Q22產業市況、獲利貢獻亦將逐步回穩,而電線電纜事業,則持續受惠台商回流建廠、電網計畫、政府鼓勵投資等需求帶動,2022年底前產線滿載,預期3Q22季獲利將與2Q22相當,於3Q22季度上,仍有出售美國太陽能子公司Borrego Solar Systems旗下案場開發部門給美國能源投資公司ECP的利多,交易總金額約5.67億美元,預計3Q22認列稅後淨利2.3億美元,貢獻EPS超過1元。今(12)日股價開高站穩5、10日線並突破月線後獲多方點火,終場大漲6.67%。個股部份,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1536)昨(11)日公布財報,2Q22受惠外銷價格調漲及匯率因素,進而帶動整體營收及營業利益均呈正向成長,單季合併營收19.3億,季增21.8%,年增15.16%,營業毛利4.73億,季增64.49%,年增21.24%,毛利率24.5%,季增6.36個分點,年增1.23個百分點,營業利益1.45億,季減378.15%,年減7.17%,營益率7.5%,季增10.79個百分點,年減1.81個百分點,稅後純益1.86億,季增586.13%,年增109.57%,每股純益0.67元,為3Q19以來單季新高。1H22合併營收達35.15億,年增8.19%,營業毛利7.61億,年增1.16%,毛利率21.64%,年減1.5個百分點,營業利益9276萬元,年減62.1,營益率2.64%,年減4.89個百分點,稅後純益2.13億元,年增 48.42%,EPS 0.76元。7月合併營收6.69億元,年增27.18%,創歷史單月次高、同期新高紀錄,7月累計合併營收41.85億元,年增10.85%。由於公司3月起陸續調高產品外銷價格,反映高漲的運費與原材料成本,漲幅約5~10%,已大幅改善毛利率,擺脫疫情衝擊及營收大幅提升,連帶獲利能力也向上成長。雖激勵今(12)日股價開高,但未能站穩10日線後失守月線,停損賣壓出籠令跌幅進一步擴大,終場收跌1.68%。
(資料來源:籌碼K線 菜圃股倉製圖)(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智原(3035)上半年賺贏去年全年,股價強攻漲停
族群部分,光學多方熄火,矽智財、MCU、高速傳輸、電池、CMOS、ABF、鋼鐵多有表現,其中矽智財為多方指標,除晶心科(6533)、智原(3035)、M31(6643)盤中率先強攻漲停,世芯-KY(3661)於站穩月線支撐後,跟隨族群腳步大漲8.1%,帶量上探季線,力旺(3529)雖於盤中一度亮燈,但買盤力道未能延續,令終場漲幅收斂至6.91%。其中智原(3035)先前於7/26的法說會上,公布2Q22財報與半年報,2Q22受惠量產需求帶動,單季合併營收33.65億,季增4.9%,年增99.4%,毛利率49.3%,季減0.4個百分點、年減0.4個百分點,營益率24.5%,季增1.6個百分點,年增11.4個百分點,稅後淨利6.61億,季減1.3%,年增266.1%,EPS 2.66元,營收、獲利雙創新高,且獲利連續6季成長,EPS則創歷史次高,以產品分,NRE、量產業績雙創新高,IP創歷史次高,1H22合併營收65.72億,年增103.91%,毛利率49.5%,年增1.69個百分點,營益率23.75%,年增12.6個百分點,稅後淨利13.31億,年增280.29%,EPS 5.36元,已確認賺贏2021年全年的4.65元。展望3Q22,智原(3035)預期營收季減區間落於1~3%,三大產品線僅IP較上季增加,量產MP、NRE皆較上季減少,毛利率預期季減2~3個百分點,費用則因調漲員工薪資、提撥研究設計費帶來影響,僅季增5-6%。只是,總經理王國雍提及,雖然轉投資的雅特力因MCU客戶趨保守,MCU營收較預期減少2成,價量齊跌,預期3Q22代理商會持續消化庫存至4Q22,但本業上利基型產品ASIC全年業績年增7成的預期,上調至85%,創歷史新高,且將為2022全年營收主要動能,而NRE、IP也預期為創高表現,基於產品週期仍處於上升階段,仍維持2022年度營收年增6成以上的目標不變,今日股價開低於10日線取得支撐後獲買盤點火,午盤強攻漲停。
延伸閱讀:《創意(3443)Q3有望續創新高,土洋2日合買》
(資料來源:籌碼K線 菜圃股倉製圖)(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盤面小結
整體而言,美股廢半雖於突破半年線時遇壓,但CPI、PPI數據接連顯示通膨出現觸頂跡象,雖然Fed官員出面表態仍持升息立場不變,只是Fed於9月份升息3碼的預期回落,仍將給予科技股發揮空間,只是同樣仍應留意,由於Fed官員屢次出面反駁2023降息的可能性,除令市場轉向聚焦9月份升息前景,於經濟前景上前景變數仍多,請領失業金人數均值卻顯示,勞動市場有降溫跡象,加重先前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Google、蘋果(Apple)延緩徵才所帶來的觀望,於美股財報季後,亦將令部分基本面焦點重返企業瘦身後的體質。回觀台股,PPI數據強化通膨觸頂預期仍令全球股市面上有望延續反彈,而加權指數技術面上今(12)日順利於頸線取得支撐後續往季線邁進,加權指數終場收漲91.12點,以15,288.97點作收。成交量2,070.28億,符合預期,只是先前提及,台股7月營收全數公布後仍有財報題材可用,但電子部分庫存調整雜音仍存,下周一季線壓力有待克服的背景下,族群輪動速度仍快的背景下,亦延續先前操作可擇優布局以及破線仍應嚴守停損的做法。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追蹤我的粉絲頁《菜圃股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