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
別再忽視身體傳來的警訊!
在高壓社會,我們天天被時間追著跑
慌忙地起床,隨手抓個三明治當作早餐,舟車勞頓地趕在整點前抵達公司
拍著自己頓頓的腦袋,試著釐清頭緒,一坐又是一整天
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躺在沙發上試著舒緩僵硬的雙肩及隱隱作痛的頭疼
心裡想著:休息一下,體能就能恢復了。
你是否也有這些小病痛?
快跟著一起做!
簡單的穴道按摩讓病痛遠離你!
(贊助商連結)
按對穴位,輕鬆解決 8 種疼痛!
1. 眼睛乾澀/疲勞
用眼過度除了會造成雙眼酸澀疲勞外,還會堵塞住眼睛經絡,加劇不適。
我們能透過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來促進經絡,並放鬆眼球與眼周的肌肉。
最主要的兩個按壓穴位:晴明穴與瞳子髎
前者在眼角與鼻樑間的凹陷處;後者在眼尾的凹陷處(請參照下圖)
晴明穴:
閉眼後,輕輕按壓凹陷處 5 分鐘
瞳子髎:
用食指指腹按壓穴位約 15 秒,反覆幾次。再用指腹輕拍眼眶周圍。
2. 情緒疾病,如憂鬱煩悶
多重壓力時常導致我們精神散漫,甚至低潮煩躁。
我們能透過按摩心經(神門穴)及肝經(巨闕穴),以疏通氣血,保持情緒穩定。
神門穴(如上圖):
握拳朝肘關節方向彎,你會看到兩條硬筋,較靠近小指的那條即是神門穴,左右手各一。
用指尖垂直按壓穴位,持續 20 秒,並搭配腹式呼吸法,緩慢的吸氣、吐氣。
巨闕穴(如下圖):
位於心窩中央。
搭配呼吸,以拇指指腹圈狀按壓穴位,10 秒後放開。
3. 腸胃疾病,如消化不良
四肢纖細,卻有著圓滾滾的小腹?這其實是你的腸胃出問題了!
我們的胃經若是不通暢,消化不良將會日益助長你的小肥肚。但身材美觀事小,
若持續忽視腸胃問題,將導致食慾不振、腹脹、腹痛,甚至是胃炎等疾病。
我們能透過按摩胃俞穴及中脘穴改善不適。
胃俞穴(如上圖):
位於背部,第 12 胸椎棘突下,左右各有一穴。
雙手握拳,對著胃俞穴慢慢施力,並將身體緩慢的向後仰,此動作持續 5 分鐘。
中脘穴(如下圖):位於心窩及肚臍的中間。
上半身稍往前傾,並用手指指腹圈狀輕壓中脘穴 10 秒。
4. 感冒症狀,如流鼻水、鼻塞
迎香穴(如上圖)位於鼻翼兩側,以稍稍往上推揉
的方式用指腹按摩穴位,持續 3 分鐘,
以紓解鼻塞及流鼻水等症狀。
大椎穴(如下圖)位於頸部和背部交界的突出骨下方的凹陷處,
可用暖暖包在穴位上熱敷,或以中指指腹做圈狀按摩,可改善感冒症狀。
5. 肩頸痠痛
肩井穴:
透過按壓穴位能改善肩頸僵硬、五十肩、背痛及落枕等問題。
肩井穴在左右兩側的尖頭,身體呈現略斜姿勢,並用食指及中指指腹按壓 15 秒,反覆數次。
6. 頭痛/暈眩
頭痛是最常見的文明病,我們可以透過按壓百會穴及天助穴來改善。
百會穴(如上圖):
位於頭頂正中間。用中指按壓百會穴,
3 至 5 秒後放開,並持續 5 次。
天柱穴(如下圖):
位於頭部後方髮根頸部處。雙手
拇指按住穴位,輕輕向上推揉。
7. 生理痛
女生一定要學會!
學會按壓三陰交及血海穴兩種穴位,能夠讓氣血順暢,有效的舒緩經痛。
三陰交(如上圖):
位於足踝關節內側之凸起處。
用指腹按壓穴位 5 次後放開,並反覆幾次。
血海穴(如下圖):
位於膝骨內側凹陷處,左右各有一穴。
按壓時,手掌放置膝蓋處,用指腹在穴位上做圈狀按摩,持續 15 秒,並持續數次。
8. 牙痛
牙疼痛起來要人命,一時又無法看醫生,你該怎麼辦呢?
按壓下關穴與頰車穴兩穴位能先消除牙齒腫脹。
下關穴(對應上排牙齒):
位在耳朵前方,如上圖。
中指指頭放在下關穴上壓揉。
頰車穴(對應下排牙齒):
位在下班的下顎骨附近,如下圖。
大拇指放在穴位上,其它四指放在臉頰上。
想知道更多保健方法嗎?
推薦這本《優HEALTH-超驚人穴道按摩》給你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 原書籍。
喜歡我們的 文章嗎 ?
若無法配合附上以上資訊,請勿轉載文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