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研究報告】特斯拉22Q2交車季減20%!? 看好營運低點已過,下半年業績將創新高!

【美股研究報告】特斯拉22Q2交車季減20%!? 看好營運低點已過,下半年業績將創新高!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特斯拉為全美最大電動車廠 

特斯拉(NASDAQ:TSLA)成立於2003年7月,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帕羅奧圖,為全美最大的電動汽車產銷公司。公司營運主要分為三大業務,在22Q2的營收占比分別為汽車業務86.2%、服務及其他8.7%、發電及儲能5.1%。特斯拉共有美國加州、中國上海、美國德州、德國柏林4座工廠專門生產電動車,其中後兩者今年初才開始量產,目前已逐漸開始貢獻營收。 

特斯拉各工廠產能 

【美股研究報告】特斯拉22Q2交車季減20%!? 看好營運低點已過,下半年業績將創新高!

資料來源:特斯拉 

應變能力再強仍不敵強制關廠,特斯拉第二季交車量呈現衰退 

2021年汽車產業曾面臨車用晶片荒,當時特斯拉展現了強大的科技硬實力及應變能力,透過改寫軟體等方式減少造車所需晶片數量,成為此波缺料危機的大贏家,交車數量也連續七季突破新高;但今年特斯拉主要產能之一的上海廠四月時受封城影響強制停工將近一個月,估計總產量減少了約四萬輛,導致7/2公布的22Q2交車量僅25.5萬輛(季減18%/年增27%),無緣連八季突破新高。累計特斯拉上半年交車56.5萬輛,且在近期又傳出上海廠及柏林廠七月因產線升級作業要各停工兩週,儘管特斯拉宣布六月交車數為歷年單月最多,但市場普遍預期特斯拉已幾乎不可能達成CEO馬斯克在今年四月給出的全年150萬輛目標。 

特斯拉無緣連八季交車數量破新高 

【美股研究報告】特斯拉22Q2交車季減20%!? 看好營運低點已過,下半年業績將創新高!

資料來源:特斯拉 

中國車廠崛起特斯拉產業龍頭地位敲警鐘 

根據Allied Market Research預估,全球電動車產業市值將以18.2%的CAGR(年複合成長率)在2030年成長至8,237.5億美元,預期燃油車轉換電動車趨勢將帶動需求端持續暢旺,但特斯拉產業龍頭地位在這段期間也將面臨各大競爭對手的挑戰;股神巴菲特投資的中國電動車廠比亞迪同時也生產車用電池,在四月超車LG新能源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動車電池供應商以後,電動車業務也在今年上半年以64.6萬的交車數量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出貨量最大的電動車廠,儘管主要原因為其供應鏈恰好避開封控嚴重的地區,但成功整合供應鏈上下游業務的比亞迪無疑將成為特斯拉未來搶攻中國車市的一大威脅。 

歐美大廠夾攻,預期電動車後市百花齊放 

除了中國新興車廠,許多歐美傳統大廠也正在積極轉型;如: 

  • 福斯(Volswagen)為全球最大汽車廠,22Q1售出近10萬輛純電動車(年增65%),五月便宣布今年歐美地區的電動車配額已完售,足見其熱銷程度。 
  • 豐田汽車(Toyota)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廠,2021年底終於放下先前堅持,正式進軍電動車產業,日前也發下豪語將於2030年前推出30款電動車。 
  • 通用汽車(NYSE:GM),曾為全美最大汽車製造商,正規劃將部分傳統工廠轉為生產電動車(特斯拉擴廠需要買地、建廠、訓練員工…)。此外,相對特斯拉在近兩年內多次因原料上漲調高定價,通用汽車宣布明年將推出全美最便宜的電動車款,有望大舉搶攻北美市場大餅。 
  • 福特汽車(NYSE:F)先前推出的車款Mach-E大受好評,在今年初《消費者報告》發布的電動車評級中登頂,將特斯拉Model 3趕下蟬聯兩年的榜首寶座;儘管轉型起步稍慢,但福特汽車似乎已慢慢跟上同業腳步,管理層預計在2023/2026年達成生產60萬/200萬輛電動車的目標。 
  • 梅賽德斯-賓士(Mercedes-Benz)集團日前也宣布今年夏天結束前將在美國推出電動SUV(運動型多用途車),預期定價會比特斯拉相似車款Model Y來的更低,搭配上消費者對賓士優良的品牌印象,有望成為特斯拉在中高規電動SUV市場的強力競爭對手。 

以上車廠皆擁有長期在傳統車市累積下來的品牌知名度和不遜於特斯拉的雄厚資本,儘管目前在電動車生產技術仍落後一大截,但在未來整體產業漸趨成熟後,難保消費者不會有回流的情況發生,因此CMoney研究團隊認為歐美電動車市屆時很可能會呈現百家爭鳴的態勢,對於特斯拉未來市佔水平能否維持高檔採謹慎但不低估的態度,將持續追蹤其後續表現。 

 

完整研究報告,請至美股放大鏡:【美股研究報告】特斯拉22Q2交車季減20%!? 看好營運低點已過,下半年業績將創新高!  繼續閱讀

更多美股及時新聞、產業動態、個股研究報告,請關注我們的全新網站 : 美股放大鏡 MAGNIF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