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最近看到有篇文章寫到:
高二的歷史考題是: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
公元哪一年死?最遠打到哪裏?
答案是1241年、打到現在匈牙利附近。
但你知道嗎?
美國世界史也有類似的題目,
卻有截然不同的考法。
2種考題,
教育給孩子的,究竟造成多大的差異...
美國的題目是這樣的: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
當初如果沒有死,歐洲會發生什麼變化?
試從經濟、政治、社會三方面分析。
美國學生回答:
如果窩闊臺,就沒有黑死病、文藝復興、奧匈帝國...
學生是這樣回答的:
這位蒙古領導人如果當初沒有死,
可怕的黑死病就不會 被帶到歐洲去,
後來才知道那個東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
但是 600多年前,黑死病在歐洲猖獗的時候,
誰曉得這個叫做鼠疫。
如果沒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 就不會死亡。
神父跟修女如果沒有死亡,就不會懷疑上帝的存在。
如果沒有懷疑上帝的存在,
就不會有意大利弗羅倫斯的文藝復興。
如果沒有文藝復興,西班牙、南歐就不會強大,
西班牙無敵艦隊就不可能建立。
如果西班牙不夠強大,義大利不夠強大,
盎格魯─撒克遜,會提早200年強大,
日耳曼會控制中歐,奧匈帝國就不可能存在。
教師一看,說:棒,分析得好。
但他們沒有分數,只有等級,A!
別人在思考,我們卻在背時間、地點、賠了多少錢...
日本高中生的教科書是這樣的。
高中生的考題是:日本跟中國100年打一次仗,
19世紀打了日清戰爭(我們叫甲午戰爭),
20世紀打了日中戰爭(我們叫做 抗日戰爭),
21世紀如果日本跟中國開火,你認為大概是什麼時候?
可能的遠因和近 因在哪裏?
如果日本贏了,是贏在什麼地方?
輸了是輸在什麼條件上?分析之。
我們的教科書,題目卻是這樣出的:
甲午戰爭是哪一年爆發的?簽訂的叫什麼條約?
割讓多少土地?賠償多少銀兩?
我們背得滾瓜爛熟,都是一大堆枯燥無味的數字。
那又怎麼樣,反正都賠了嘛!銀兩都給了嘛!
最主要的是將來可能會怎樣!
我們的教育 只要 固定回答,
但未來...有 正確答案嗎?
你有發現嗎?
日本、美國的題目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大家都要思考。
現在的台灣需要的不是填鴨式教育,
也不是在有固定答案之下 受教育,
而是...讓孩子學習去問:為什麼?
創意,是未來,是現在還沒答案的。
孩子要進入社會、一個沒有答案的複雜時代,
我們幾乎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教育,要培養成為會考試的人?
還是有智慧的人?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
如需轉載,請在文末附上 :
本文 轉載自 CMoney 網站
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團唷→ CMoney理財寶粉絲團
若無法配合附上以上資訊,請勿轉載文章。謝謝~
考試小事、教育大事,分享給朋友吧~
孩子的教育不能等!
培育您的孩子成為Google人才
或許,您從沒想過
您的孩子 有成為明日之星的潛能 ...
今年夏天,給孩子一個機會
發掘他的天賦和興趣吧!
報名風靡全球的 學童程式課程
為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創造無限可能~